关于俗者的诗词(806首)

601 《寄题义陵吴簿义方堂》 宋·胡寅

万生天地间,灵者乃知义。
何独於义明,而利心亦炽。
兹焉分两轨,君子小人异。
录义一毛輶,百川利趋亟。

602 《赠邢子友》 宋·胡寅

忆昔筮仕初,典教洛学者。
故家多遗俗,住叩冠屡整。
得交邢公子,伯仲皆豪颖。
湖园万竿竹,伊水注深静。

603 《述怀》 宋·吴芾

我爱白乐天,千载共称贤。
行年七十五,奄忽遂溘先。
我爱范忠宣,一代名德全。
年龄甫至此,亦复成弃捐。

604 《寄题杨宰清畏轩》 宋·吴芾

古人贵慎独,举世知者希。
末俗事夸耀,常患不我知。
杨子有雅尚,传家守清规。
折腰三十载,不辞州县卑。
却恐非其宜。
要当且用晦,处静藏天机。
昔贤忌独清,

605 《挽周季卿》 宋·吴芾

一时推旷达,末俗少如公。
自得高人趣,居多长者风。
生涯书卷里,世事酒杯中。
瞑目应无憾,传家有阿戎。

606 《祝子权以诗见招勉继其韵》 宋·仲并

总角嗜学问,於心期可收。
岁月如逝水,倏忽十十秋。
纷纷何所得,俗士难与谋。
夫子四海士,不数韩荆州。

607 《病中谢三山问讯》 宋·李石

我昔择师友,所至多朋俦。
道义自然合,如以胶漆投。
一官既已得,势利寻戈矛。
向者市道交,日亲成日讎。

608 《左右生题名》 宋·李石

蜀地虽远天之涯,蜀人只隔一水巴。
自从文翁建此学,此俗化为齐鲁家。
泮林春风桑椹熟,集鼓坎坎闻晨挝。
诸生堂奥分左右,相比以立如排衙。

609 《观画文氏园小酌而归》 宋·李流谦

冲暑去何之,城南水竹园。
发箧得秘画,笔老不见痕。
作者非俗士,噞喁不能名。
王郎眼如月,指点见本根。

610 《陈彦博擢第后归拜先墓作此送之》 宋·李流谦

霜风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问客今归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读书作文四十载,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书随身乃封户,睥睨一甑蒙蛛丝。

611 《挽郭敦复》 宋·李流谦

太少城中敛板初,识公鸾鹄自清癯。
持心要是忠厚者,遇事决非章句儒。
豺豹俗前终落爪,参辰无地可弯弧。
他年白鹤同归否,犹有髯龙老未枯。

612 《感情效渊明体》 宋·姜特立

人生百年中,长为子孙忧。
人生百年后,死生两悠悠。
流传至曾玄,恩家竟何许。
孤坟千万禩,莫适谁为主。

613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楼钥

万山四塞围平陆,大为关中次为蜀。
我生东南未曾到,蜀士游从闻颇熟。
自从襄阳上峻途,高欲登天下临谷。
女娲大山塞空虚,麻线名堆千万曲。

614 《重阳寄雪窗从叔》 宋·楼钥

秋意未教篱菊知,不妨乌帽著风吹。
绝怜对酒君归矣,更欲登高谁共之。
风雨满城千里梦,茱萸缀席一年期。
君非俗物败意者,莫为催租便不诗。

615 《和王天任喜雪》 宋·虞俦

姑射之山果何如,往者吾言闻接舆。
肌肤冰雪能绰约,是中知有神人居。
神凝自使年穀熟,况有疵疠烦驱除。
乘云四海聊戏剧,磅礴万物同惨舒。
至哉河汉已无极,俗士区区穷尾闾。

616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 宋·赵蕃

桐乡曾作令,使者复乘车。
风俗因子厚,溪山要我居。
此声闻旧矣,今日见归欤。
只恐功名事,毋庸遽舍诸。

617 《呈张太平三首》 宋·赵蕃

贵者多骄士,古然宁迩来。
惟公独超俗,片善靡遗才。
誉已满台阁,勤方散草莱。
深知桃李径,不为看花栽。

618 《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 宋·赵蕃

当年月以秋中过,今岁凉因闰故迟。
渴想话言思亟见,暑侵鞍马敢云疲。
曾闻遗俗有存者,岂若吾身亲见之。
少不如人今老矣,朝闻夕死庶几为。

619 《送处州斯远二首》 宋·赵蕃

孰有如公者,蕲州又处州。
时人得称诵,氓俗记君侯。
吏有循良择,官无内外忧。
愿将田里事,一一奏前旒。

620 《送彭孕先赴辰州教授》 宋·赵蕃

因行碧湘门,倏念黄草尾。
曩辞戴安道,同者欧阳子。
那知三年过,仅谓一日尔。
惟辰虽陋邦,分教多名士。

* 关于俗者的诗词 描写俗者的诗词 带有俗者的诗词 包含俗者的古诗词(8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