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声的诗词(884首)

641 《送鲜于漕》 宋·吴泳

文字微妙诀,到底元平夷。
词人不能工,变怪生崛奇。
汶上大夫者,得法灵均师。
修辞滋其平,不以怒出之。

642 《洪都病中梦与太白同登峨嵋亭有赋》 宋·吴泳

翠浮天宇两眉修,不著尘寰半点愁。
锦袍仙人去不反,乘月忽作斯亭游。
月悬水底不受捉,牛渚矶翻酒星落。
气涌如山白浪掀,声悲动地终风作。

643 《送李雁湖大参赴遂宁》 宋·吴泳

拍拍雁湖水,深深归雁亭。
雁归三四年,相伴湖水清。
燕私岂不乐,

644 《寄亳州林待制》 宋·陈师道

湖海相望阙寄声,云林过雨未全晴。
青衫作吏非前日,白首论文笑後生。
似听儿童迎五马,稍修书札问专城。
一闻苦李蒙庄句,不复人间世後名。

645 《五言贺雨出》 宋·陈师道

六月鄞江旱,焦劳刺史忧。
戴星趋洞府,踏月叩龙湫。
引咎青章设,为坛古法修。
山川将尔遍,牲币岂吾留。

646 《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
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
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

647 《洗竹十八韵》 宋·李新

谁倣王郎子,庭前种修竹。
清阴生晓云,远意近幽谷。
岁久太昏翳,客来为湔沐。
掠地芟蒙茸,挥空除朴樕。

648 《出塞·城头落日黄云起》 宋·李新

城头落日黄云起,断草飞蓬满千里。
红尘一骑踏高回,半夜驱兵渡辽水。
马蹄行尽关山月,燕然山下沙如雪。
负戈泪落暗吞声,烟陇悲笳共幽咽。

649 《题度仪堂四首》 宋·张继先

屡赏中秋月,山堂亦怅哉。
暂居行百日,常觉近三台。
大木声深夜,修篁荫静阶。
倘非能自度,何以见归来。

650 《初至法会》 宋·郑刚中

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
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
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生声来。
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

651 《自宽》 宋·郑刚中

瘴浓複岭烟如墨,照以澄江一洗开。
芳草望中春去远,落花寒处鸟声回。
风飘空翠入修竹,润滴幽蹊生绿苔。
不是从前赋清苦,未应得向此中来。

652 《送方公美少卿宣谕说畿》 宋·郑刚中

春风入江南,红蒸小桃坼。
亚卿何壮哉,持节使江北。
雅牌刻金字,黄旗书御墨。
奉将出云天,万里布恩德。

653 《丁朱四朋与了叔佩还钱塘道浦江井坑岭赋此诗》 宋·郑刚中

扁舟绝惊涛,芒履陟修岭。
跻攀虽小劳,窈窕岂人境。
巨石开双关,有道细如绠。
其中渐宽虚,阔步随所逞。

654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 宋·郑刚中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发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逾时,脚硬冷如铁。

655 《次韵邵旸叔秋日怀归》 宋·李弥逊

天将物色助诗鸣,秋入吟肩句倍清。
欲为鲈专修故事,喜闻鸿雁寄先声。
脱身鞅掌谋须早,过眼纷华梦已成。
它日柴桑许同社,为君漉酒具南烹。

656 《和判宗展钵之作》 宋·李弥逊

公子曾修净饭因,斋鱼声里司前身。
累觞肯缓持螯手,一钵不劳行炙人。
对镜禅心秋涧月,放怀俗虑晓江尘。
渺茫漫笑神仙事,何用金盘荐擗麟。

657 《次韵翁士特题行闲轩》 宋·李弥逊

寒音珊珊落回溪,修竹似与长风期。
虚声帆影住来地,幽绝自有闲人知。

658 《秋晚十咏·倚杖》 宋·李弥逊

倚杖看修竹,晚林疏雨秋。
砧声村远近,风力鸟觉浮。
愁鬓老前白,闲心物外休。
出门无伴侣,小立看汀鸥。

659 《过黄杨岩》 宋·邓肃

朔风夜号空,于喁几枝木。
深山自春色,芳草不凋绿。
朋来得佳游,招提藏翠麓。
新酒赤如丹,竹萌肥胜肉。

660 《林提学挽词》 宋·邓肃

文阵曾惊贤士关,青衿袖手仰登坛。
当年声价辉暘谷,晚节清贫奈岁寒。
地下修文屈颜子,人间谈易失丁宽。
传家赖有千人杰,三接天衢不作难。

* 关于修声的诗词 描写修声的诗词 带有修声的诗词 包含修声的古诗词(8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