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倒插的诗词(117首)

41 《柳梢青(雨洗元宵)》 宋·韩淲

雨洗元宵。
楼台烟锁,隐隐笙箫。
且插梅花,自烧银烛,沈水香飘。
软红尘里星桥。
想霁色、皇都绛霄。
屏掩潇湘,醉和衣倒,春梦迢迢。

宋词三百首婉约西湖写景抒怀

42 《水调歌头》 宋·刘辰翁

江耆英。
乔木南山,为人父,为众父;光风霁月,有一天,有二天。
固宜十万户之民,同致八千秋之祝。
某俚歌水调,上赞金丹,辄陈宗工,窃幸微眄。

43 《金缕曲(丙戌九日)》 宋·刘辰翁

风雨东篱晚。
渺人间、南北东西,平芜烟远。
旧日携壶吹帽处,一色沈冥何限。
天不遣、魂销肠断。

44 《谒金门》 宋·赵淇

吟望直。
春在阑干咫尺。
山插玉壶花倒立。
雪明天混碧。
晓露丝琼滴。
虚揭一帘云湿。
犹有残梅黄半壁。
香随流水急。

45 《蝶恋花·湘水经东安县东》 明·王夫之

湘水经东安县东,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绿萝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
曲曲潺湲,千里飞哀泻。
冰玉半湾尘不惹,停凝欲挽东流驾。

写景抒情

46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47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48 《金山行(润州金山寺,寺在江心)》 唐·窦庠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
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
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49 《水调歌头·先生岂我辈》 宋·刘辰翁

先生岂我辈,造物乃其徒。
荷衣自放林壑,亦未弃银鱼。
留得东篱晚节,笑倒龙山秃帽,一醉插茱萸。
天下有大老,携手盍归乎。

50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明·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51 《醉歌》 唐·徐珩

得谁酿法乃尔佳,连引数杯极口夸。
须臾忘物亦忘我,是非荣辱不可加。
儿童相随拍手笑,阿翁醉也扶归家。
平生故人赵半刺,遣骑折送园中花。

52 《渔家傲·海外无寒花发早》 宋·李光

海外无寒花发早。
一枝不忍簪风帽。
归插净瓶花转好。
维摩老。
年来却被花枝恼。
忽忆故乡花满道。
狂歌痛饮俱年少。
桃坞花开如野烧,都醉倒。
花深往往眠芳草。

53 《和元耘轩赋木蕖来字韵》 唐·陈翊

碧树笼秋池,锦帐迎风开。
水光曳倒影,矮菊纷舆台。
春风木芍药,是花岂云来。
淡妆绝脂粉,独秀墙之隈。
仿佛秦与虢,上马犹徘徊。
持以赠美有,斜插乌云堆。

54 《江城子 瓶梅》 元·张之翰

南乡子隔帘风动玉娉娉。
见来曾。
眼偏明。
手拣芳枝,自插古铜瓶。

55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56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钱鍪

文昌仙伯天人姿,爱山寻胜如书痴。
忽摩台符历参井,麾幢泝峡春迟迟。
山林川后总效职,万壑千岩俱献奇。
就中巫山绝雄胜,插天紫翠相参差。

57 《小孤山》 宋·童潮

长江万里来,一砥中流峙。
巨浸没根深,孤峰插汉起。
倒回三峡流,独据九江水。
真是海门关,波涛险莫比。

58 《龙潭祷雨纪事》 宋·杨幼舆

戴星蹑履谒灵祠,俯瞰龙宫映绿漪。
镜样清潭三百尺,峰峦环绕耸苍碧。
道旁野老忽长嘘,昔也原为安民居。
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横耳走送却。

59 《芹溪八咏》 宋·叶善夫

笔架三峰插碧虚,午来倒影落平湖。
凭高最好供吟笑,宜入王维画里图。

60 《句》 宋·朱贞白

倒排双陆子,稀插碧牙筹。
既似柿牛妳,又如铃马兜。
鼓搥并{左扌右暴}箭,直是有来田。

* 关于倒插的诗词 描写倒插的诗词 带有倒插的诗词 包含倒插的古诗词(1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