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僧徒的诗词(220首)

41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唐·刘长卿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42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唐·刘长卿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43 《茔禅师房观山海图》 唐·李白

真僧闭精宇,灭迹含达观。
列嶂图云山,攒峰入霄汉。
丹崖森在目,清昼疑卷幔。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

44 《寄皎然上人》 唐·韦应物

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
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
想兹栖禅夜,见月东峰初。
鸣钟惊岩壑,焚香满空虚。

45 《山寺(得开字,章留后同游)》 唐·杜甫

野寺根石壁,诸龛遍崔嵬。
前佛不复辨,百身一莓苔。
虽有古殿存,世尊亦尘埃。
如闻龙象泣,足令信者哀。

46 《山寺(得开字,章留后同游)》 唐·杜甫

野寺根石壁,诸龛遍崔嵬。
前佛不复辨,百身一莓苔。
虽有古殿存,世尊亦尘埃。
如闻龙象泣,足令信者哀。

47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48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钟在越灵嘉寺,从天竺飞来)》 唐·窦庠

海中有国倾神功,烹金化成九乳钟。
精气激射声冲瀜,护持海底诸鱼龙。
声有感,神无方,连天云水无津梁。

49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 唐·卢纶

自别前峰隐,同为外累侵。
几年亲酒会,此日有僧寻。
学稼功还弃,论边事亦沈。
众欢徒满目,专爱久离心。

50 《慈恩寺石磬歌》 唐·卢纶

灵山石磬生海西,海涛平处与山齐。
长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鲛人往求得。
珠穴沈成绿浪痕,天衣拂尽苍苔色。

51 《慈恩寺怀旧》 唐·李端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
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52 《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 唐·王建

辉天复耀地,再为歌咏始。
素传学道徒,清门有君子。
文涧泻潺潺,德峰来垒垒。
两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间。

唐诗三百首山水托物寄情

53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 唐·于鹄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54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 唐·于鹄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55 《送文畅师北游》 唐·韩愈

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
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
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
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

56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侯继时从王谔辟)》 唐·韩愈

忆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称。
君颐始生须,我齿清如冰。
尔时心气壮,百事谓己能。
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

57 《寄卢仝(宪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时作)》 唐·韩愈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58 《寄卢仝(宪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时作)》 唐·韩愈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59 《送元上人归稽亭》 唐·刘禹锡

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
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别情。
应夸乞食处,踏遍凤凰城。

边疆狩猎忧虑

60 《送淡公》 唐·孟郊

燕本冰雪骨,越淡莲花风。
五言双宝刀,联响高飞鸿。
翰苑钱舍人,诗韵铿雷公。
识本未识淡,仰咏嗟无穷。

* 关于僧徒的诗词 描写僧徒的诗词 带有僧徒的诗词 包含僧徒的古诗词(2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