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学的诗词(758首)

121 《送道传达室侄补中国学二首》 宋·程公许

竹林多挺固多贤,子更夸修鼎盛大年。
一缕千钧扶世绪,三条八韵压儒先。
辟雍振鹭翔而集,幽谷鸣莺自此迁。
可但积分縻好爵,事须学识细磨研。

122 《送徐子学鲁赴梅教二首》 宋·王迈

九州四海尽同年,德行公居一棕先。
太学何蕃名籍甚,南州孺子道巍然。
此行莫笑儒官冷,立事须还晚节坚。
闻说青衿齐引领,灵砂转待丹铅穿。

123 《次韵徐宰斋宿学宫》 宋·方岳

孔堂雨宿盍儒簪,自与诸儒守诲箴。
白发一经流俗眼,青山千古圣贤心。
夜窗灯冷书如堵,春草坛荒杏满林。
想得梦回科斗壁,隐然丝竹尚遗音。

124 《送叶耆卿试太学》 宋·李昴英

背城赢一战,璧水是儒林。
词赋八叉手,功名寸铁心。
程兼驰数驿,学苦惜分阴。
清献起庚戌,长风送捷音。

125 《理学》 宋·卫宗武

寥寥二千载,道统几欲坠。
濂洛既关中,浚源接洙泗。
乾淳诸大儒,流派何以异。
无极而及极,性命发其秘。

126 《新揭州学扁乡人求赋》 宋·陈著

芹水扬新波,杏坛敷新阴。
春风年年事,乃有春如今。
薰薰礼义香,洋洋弦诵音。
但看此身贵,遐不在玉金。

127 《张时斋书生也坐穷以星学资身赠其远行》 宋·陈著

书生例饥困,世路方逼仄。
胡为乎此中,兀兀朝以夕。
问之挽而答,初意岂今日。
几年镫火窗,谓可生羽翼。

128 《石州慢 送牛农师赴石州学正》 元·许有壬

少日襟期,不信儒冠,能把身误。
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平步。
黄金散尽,三年流落京华,区区又上并州路。
官冷坐无毡,任斋盐朝暮。

129 《石州慢 送牛农师赴石州学正》 元·许有壬

少日襟期,不信儒冠,能把身误。
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平步。
黄金散尽,三年流落京华,区区又上并州路。
官冷坐无毡,任斋盐朝暮。

130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宋·宋庠

隐几铃斋咀道腴,洛烟嵩霭遍神都。
时时便作书生咏,方信随何一腐儒。

131 《故相国沂公建设学官实宠兹土近闻生徒寖盛姑》 宋·宋庠

旧学开宏构,斯文耸奥区。
由来汉丞相,善教鲁诸儒。
自昔升堂训,于今避席趋。
照函经满帙,绘壁礼成图。

132 《武学蔡博干挽诗》 宋·项安世

天子昔好武,儒臣皆讳文。
谁能有胜具,不肯建奇勋。
半世观行己,千年劝事君。
底须登大耋,金印负前闻。

133 《送宋国博参议江东分韵得夜字前年上幸学一时》 宋·陈傅良

南门供帐江上亭,北门觞酒湖边榭。
两年出饯略可数,往往行人半同舍。
忆昔翠华临璧海,儒先一日争声价。
苏君舌掉巫峡水,杨君气夺幽并夜。

134 《叔祖阁学座间请观诗编因赋》 宋·张镃

出门何许会初心,家有师儒是学林。
画古更因金印伟,书丛方称锦堂深。
朱橙荐酒随冬蟹,翠蔓披墙引暮禽。
每幸酸鹹得同嗜,可令倾耳阙韶音。

135 《诗僧归儒》 宋·叶茵

厌作人间粥饭僧,等閒来续义铦灯。
近吟气味无蔬笋,旧学工夫尚葛藤。
花下飞鞭身洒落,风前扶帽发鬅鬙。
浪仙素不修书问,有愧昌黎诧可朋。

136 《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宋·陈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赵侯来守南清漳。
下车百事所未遑,先务化原修泮宫。
发帑市材鸠众工,改偏易陋规模洪。
大门复旧正当阳,直挹名第真仙峰。

137 《次延平郡文学宴新进士韵》 宋·陈宓

文章千丈吐寒芒,更要新登孔氏堂。
讲学若能膻自至,致君端使凤来翔。
衍山剑水多奇产,赤箭丹砂讵可当。
自有名儒常辈出,莫将诗句诧钱郎。

138 《送刘学录之建阳》 宋·陈宓

马蹄千里踏春风,为爱河阳制锦工。
首重儒宗新像设,不妨特地拜文公。

139 《程朱之学四首》 宋·陈普

化工溥万物,不过亦不遗。
何以能不劳,一理以贯之。
寂然莫可迹。
桴至鼓必随。

140 《送罗学正赴歙》 宋·戴表元

文公汤休邑,子去作儒官。
马首德峰秀,莺声二月寒。
山禽攒俸纳,溪友借书看。
近日科名阔,青云上不难。

* 关于儒学的诗词 描写儒学的诗词 带有儒学的诗词 包含儒学的古诗词(7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