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服的诗词(218首)

121 《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王元美徐子与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誉

天地炎州外,云涛涨海边。
为儒嗟世业,结社断尘缘。
髫龀趋先子,荣枯忆往年。
时推骢马使,人避铁冠贤。

122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明·宋讷

万国朝宗拜紫宸,于今谁望属车尘。
名闻少室征奇士,驿断高丽进美人。
朝会宝灯沉转漏,授时玉历罢颁春。
街头野服儒冠老,曾是花砖视草臣。
¤

123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24 《偶然作六首》 唐·王维

楚国有狂夫。
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
行歌南陌上。

125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宋·苏轼

従来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两过春。
沂上已成曾点服,泮宫初采鲁侯芹。
休惊岁岁年年貌,且对朝朝暮暮人。
细雨晴时一百六,画船鼍鼓莫违民。

126 《五色雀?并引?》 宋·苏轼

.海南有五色雀,常以两绛者为长,进止必随焉,俗谓之凤凰,云久旱而见辄雨,潦则反是。
吾卜居儋耳城南,尝一至庭下,今日又见之进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
既去,吾举酒祝之曰:若为吾来者,当再集也。
已而果然,乃为赋诗。

127 《五色雀》 宋·苏轼

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
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
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
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

128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 宋·苏轼

先生鲁诸儒,饮食清不溽。
空肠出秀句,吟嚼五味足。
华堂闹丝管,眸子涨春渌。
先生疾走避,面冷毒在腹。

129 《安昌侯》 宋·晏殊

莲勺移家近七迁,鲁儒章句世相传。
关中沃壤通泾渭,堂上繁声逐管弦。
身服儒衣同繁义,日将卮酒对彭宣。
高坟丈五阳陵外,千古朱云气凛然。

130 《叔孙通》 宋·王安石

先生秦博士,秦礼颇能熟。
量主欲有为,两生皆不欲。
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
黄金既遍赐,短衣衣已续。
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

131 《城南联句》 唐·韩愈

竹影金琐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叶,--韩愈
翡翠开园英。

132 《林元复挽诗》 宋·范成大

胸次峥嵘满贮书,十年名字满江湖。
张公阅世诗千首,扬子传家宅一区。
谩道春风须得意,那知秋雨不成珠。
自从雪魄冰魂散,鲁国今谁更服儒?

133 《书志》 宋·陆游

饮水萧然卧曲肱,桑村麦野醉腾腾。
老身长子知无憾,泛宅浮家苦未能。
南亩服劳胜乞食,腐儒垂死耻依僧。
柴荆常闭斜阳里,剥啄虽闻亦嬾应。

134 《次韵感春五首》 宋·黄庭坚

张癸脱朝衣,儿褐多纯绿。
闻道无米舂,煮术学辟谷。
官吏但索钱,诏书哀惸独。
东方九尺长,不得侏儒禄。
屋中声鹅雁,日暮搅心曲。
穷巷无桃李,縕袍非春服。
我吟白驹诗,知君在空谷。

135 《观秘阁苏子美题壁及中人张侯家墨迹十九纸率》 宋·黄庭坚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苏郎如虎豹,孤啸翰墨场。
风流映海岱,俊锋不可当。
学书窥法窟,当代见崔张。

136 《酬学诗僧惟晤》 宋·欧阳修

诗三百五篇,作者非一人。
羁臣与弃妾,桑濮乃淫奔。
其言苟可取,庞杂不全纯。
子虽为佛徒,未易废其言。

137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 宋·梅尧臣

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
不寻琪树去,肯向石桥行。
海近云多润,山高日少晴。
天恩新赐服,书字欲传名。

138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 宋·梅尧臣

二月雪飞鸡狗狂,锦衣走马回大梁。
入奏邕州破蛮贼,绛袍玉座开明堂。
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一朝严气变和气,初令漏泄飞四方。

139 《送王紫微北使》 宋·梅尧臣

天子命儒臣,遐方重专对。
持书下西阁,拥节来穷塞。
貂服紫蒙茸,虎旗光彩綷。
将迎走毡骑,卫从罗金铠。
当宣汉恩德,更使胡欣戴。
几日过阴山,南飞雁相背。

140 《送杨辩青州司理》 宋·梅尧臣

儒者服褎衣,气志轻王公。
一落该网中,折节长俯躬。
山东多豪士,片言不可穷。
青土饶嘉枣,无以人钝蒙。
彼知南楚轻,强始必弱终。
矫志合其情,乃是吾徒通。
行当问友生,为我举杯空。

* 关于儒服的诗词 描写儒服的诗词 带有儒服的诗词 包含儒服的古诗词(2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