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耆的诗词(83首)

61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宋·黄公度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
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
天将扶古道,岳始降名贤。

62 《契丹歌》 宋·姜夔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
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一春浪宕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

63 《西湖竹枝歌九首》 元·杨维桢

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
南官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
鹿头湖船唱郝郎,船头不宿野鸳鸯。
为郎歌舞为郎死,不惜珍珠成斗量家住城西新妇矶,劝君不唱缕金衣。

64 《煌煌京洛行》 明·刘基

齐讴且辍唱,吴趋亦停声。
请君倾耳听,听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画九州,兹惟土中央。

65 《奉和御製奉先歌》 宋·夏竦

皇家兮仙祖,上世兮圣神。
承云兮分治,驾羽兮临民。
诞昭兮馨烈,高陟兮元真。
载乘土运临三古,属象羲农振遐武。

66 《送王宾玉》 宋·强至

相如昔乘使者车,县令负弩当前驱。
颇矜意气夸里闾,檄词烂熳肆欺诬。
归来不说民饥臞,馀佞更留封禅书。
江山清绝冠天区,岂甘久被斯人污。

67 《挽章》 宋·陈造

隐操人将处士看,宁知器业自槃槃。
襄阳耆旧今馀几,儒馆先生定莫攀。
元亮归来犹责子,德公老去竟无官。
子孙忠孝联三绶,说似前人合厚颜。

68 《寿丞相庆七十五首》 宋·吴泳

几代贞元会,重逢上相生。
阅人冰鉴净,遇事玉衡平。
日月黄扉永,风尘紫罗清。
勋名兼寿考,何必会耆英。

69 《刘侍郎见和再用韵》 宋·王之望

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
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

70 《赋赤松金宣义十月牡丹》 宋·姜特立

赤松元是神仙窟,公独能开韩令花。
若使雒阳耆旧见,定应拥褐过君家。

71 《诸君和篇摩垒致师不容闭壁再绎前韵》 宋·郑清之

平生周伯仁,耿耿空洞腹。
翛然猿鹤姿,岂辨鸠鹰目。
仆射不解事,居士偶题木。
种柳仅成五,乐园祗可独。

72 《寿史丞相》 宋·程公许

君不见唐朝郭元振,退朝愉色奉温清。
又不见国初王文康,黑头拜相归捧觞。
台衮崇严亲寿考,历数古今良亦少。
而况二老偕耆颐,如二公者那易有。

73 《送悦斋先生》 宋·程公许

风尘三十年,世途日险峰窄。
婵娟弃土梗,倚市竞容泽。
大雅何寂寥,志士三欢息。
难持惠斯文,为国永寿脉。

74 《上楼大参》 宋·苏泂

贞元朝士久成空,故国灵光但有公。
四海已迟三日雨,八荒同在一春风。
耆年盛德天应相,大册高文老更工。
且为商家了梅事,未须海道觅舟东。

75 《代为其亲寿》 宋·李曾伯

两星相比映文昌,戏彩蹁跹戟卫香。
鬓底公因民事白,眉边人卜诏书黄。
五千文字为家计,百万阴功即寿乡。
要学元和同九老,未夸耆旧传襄阳。

76 《诸公赋翠毛笔因次韵为羊毛笔叹》 宋·方岳

髯参草卧残阳浦,拔毛竟作文中虎。
金华化石久已陈,玉置摛辞疾於羽。
醉猩耆酒少乃劲,狡兔饱霜工媚妩。
磔残鼠须肯收录,剥落鸡毛谁比数。

77 《贺伯父大资休致》 宋·陈允平

不恋清时白玉珰,便将身世寄沧浪。
三朝元老黄枢阁,四海闲人绿野堂。
楚楚菁兰秋带雨,萧萧寒菊晚宜霜。
拟成东甬耆英社,賸乐壶天日月长。

78 《黄西有以清江李侯书来袁见招不果就既去西有》 宋·赵文

地僻谷自淳,此世有羲轩。
行携二三子,读书秋树根。
不拟山水窟,忽枉君侯轓。
携持贵人意,仆口不惮烦。

79 《正月二日至九江过陈汉卿》 宋·晁公溯

行路伤徂岁,思家伫远情。
云迷五尺道,春动九江城。
耆旧无元亮,交游得仲卿。
尊前见芳草,已似唤愁生。

80 《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 宋·方回

先公与进时,早诵小坡诗。
晚节遭多难,耆年对耄期。
家贫从俗笑,国破任身危。
后死元非福,前途未可知。

* 关于元耆的诗词 描写元耆的诗词 带有元耆的诗词 包含元耆的古诗词(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