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入云耕的诗词(254首)

21 《送僧之湖南》 唐·贯休

湘水万馀里,师游芳草生。
登山乞食后,无伴入云行。
宿雨和花落,春牛拥雾耕。
不知今夜月,何处听猿声。

22 《送僧之湖南》 唐·贯休

湘水万馀里,师游芳草生。
登山乞食后,无伴入云行。
宿雨和花落,春牛拥雾耕。
不知今夜月,何处听猿声。

23 《风入松(用王介甫韵)》 宋·张继先

深耕易耨寸田中。
看真个英雄。
夜来犹上星台望,全不厌、水绿云红。
便是清交素友,频相视、笑晴空。

24 《洞仙歌(八月十七日寿耕参夫人,时命羽士设醮)》 宋·陈深

银波湛碧,遥泛仙槎早。
婺宿荧煌瑞云晓。
庆芳传丹桂,欢动连枝,称寿处,一簇蓬莱翠窈。
步虚声宛转,清彻瑶坛,疑是钧霄凤音渺。

中秋节豪放赏月抒怀

25 《入涌泉道中》 宋·程师孟

因省先茔到故都,不妨閒步问耕天。
水云苍莽遥连洞,田野低窪稍近湖。
秋熟几家收橘柚,日生众口藉菰蒲。
今朝偶得西华稻,僧饭年年出玉腴。

26 《至自云安题净戒院二首》 宋·杜柬之

麦芒焦,桑椹紫,田家夫妇忙欲死。
蚕入簇,麦登场,夫妇饱煖孰可当。

27 《归耕亭二首》 宋·杨承祖

乘兴登临弗杖藤,绝巅未已觉身轻。
新开竹径从风入,小坐松冈待月生。
江上数峰攒壁立,林间一阁碍云行。
凭栏朗诵昌黎句,水碧双增远目明。

28 《莒溪耕隐》 明·方炯

莒溪环翠入瓢湖,古木云庄即旧居。
每种秫田秋酿酒,剩收桐子夜观书。
雪晴度岭闲骑犊,客至沿溪旋打鱼。
老我尘中无隐处,借君余地着茅庐。

29 《送束徽之入京》 宋·王令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有时。
九门无直谒,千里去何为。
南亩春耕近,西风去马羸。
白云况多很,归计莫令迟。

30 《次韵迟初入宣河》 宋·苏辙

远客安长道,低蓬称小溪。
云添湿帆雨,舟滞没篙泥。
草绿耕牛健,村深侯鸟啼。
陶翁方作令,归去未成题。

31 《入采石》 宋·郑獬

始饮秦淮水,已湔京洛缨。
自嫌尘土迹,恐污江山清。
太虚淡秋影,霜物尤疏明。
拟问白云公,贳此秋岩耕。

32 《二月晦日劝耕石城三首》 宋·吴芾

春晓喜新晴,聊为野外行。
残花红雨乱,垂柳绿丝轻。
路入藏云寺,山围走马城。
空余怀古意,往事与谁评。

33 《和郡侯喜雨韵》 宋·姚勉

玉龙卷动海千寻,一滴天瓢水尺深。
农父带云耕宿润,使君喜雨入新吟。
浪低麦陇收难速,针短身畴插未禁。
三日顿回生意满,天心只在我公心。

34 《耕田》 明·袁凯

窳薄非令器,容受固不宜。
六籍虽云诵,于道竟何如。
晚途弃末学,农圃以为师。
方春治台笠,南亩秉鎡基。
出入田水间,沾湿岂暇辞。
但愿秋谷成,童稚有粥糜。
沮溺自辞世,小人安敢期。

35 《春晚二首》 宋·叶茵

春色渐昏昏,那逢日带曛。
落花红一尺,新笋绿三分。
忆友盟留石,寻诗思入云。
风光到田舍,瘦策看耕耘。

36 《寺居》 宋·刘黻

寺居贫亦乐,多被忆家分。
井脉寒生雾,钟声远入云。
青松知出处,白发耐耕耘。
此地民风古,如何弄梃闻。

37 《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 明·李东阳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38 《何耕道还邛南赠诗为别》 宋·郭印

古人不复见,俗学尚穿凿。
时花亦可观,潢潦终易涸。
暮年识吾子,志与流辈各。
入道穷根源,高情转寥廓。

39 《水阁雨中》 宋·李处权

南国寒多雨,溪山昼更晴。
风帆随鸟上,樵迳入云行。
已苦无饘粥,犹欣见耦耕。
故园归未得,豺虎正纵横。

40 《偈颂十六首》 宋·释如净

金牛弄得烂银蹄,耕破劫空田地开。
不带泥痕今古路,牧童疎笛入云来。

* 关于入云耕的诗词 描写入云耕的诗词 带有入云耕的诗词 包含入云耕的古诗词(2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