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识的诗词(793首)

81 《舍北望牛头山山有延胜寺先太傅书堂在焉六年》 宋·陆游

太傅读书处,秋风曾问途。
江如青弋险,山似白盐孤。
路尽还登岭,林开忽见湖。
草堂无复识,流涕想规模。

82 《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 宋·杨万里

老桧如憧翠接连,山茶作塔绿萦缠。
山僧相识浑相忘,不到山中十五年。

83 《六歌》 宋·文天祥

我生我生何不辰,孤根不识桃李春。
天寒日短重愁人,北风随我铁马尘。
初怜骨肉钟奇祸,而今骨肉相怜我。
汝在北兮婴我怀,我死谁当收我骸。

84 《和郭六玉律上巳宴罢见寄》 宋·宋祁

式燕灵琨睠蕙时,祓兰浮棗惜春晖。
回骖并躍都门道,谁识颜王曲水归。

85 《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 宋·黄庭坚

不怨子堂堂去,盖念君得得来。
家藏会稽妙墨,晚岁喜识方回。

86 《观世音赞六首》 宋·黄庭坚

圣慈悲愿观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场。
海漩三昧觉澄圆,三十二应施无畏。
有一众生发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识。
万仞峰前撒手过,观音岂复异人乎。

87 《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四首》 宋·黄庭坚

覆却万方无准,安排一字有神。
更能识诗家病,方是我眼中人。

88 《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 宋·黄庭坚

时子河上园,竹间开栋宇。
大儿胜衣冠,小儿丰颊辅。
嫁女与朱公,伏腊可称举。
发疏虽苍浪,齿嚼未龃龉。

89 《水调歌头 庚辰六月,游玉华谷,回过少姨庙》 元·元好问

中语,为之赋仙人词,今载於此。
梦入云山宫阙幽。
鸾?同侣鸳凤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

90 《踏青游·识个人人》 宋·无名氏

识个人人,恰正二年欢会。
似赌赛、六只浑四。
向巫山、重重去,如鱼水。
两情美。

91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 宋·梅尧臣

我实山野人,不识经济宜。
闻歌汴渠劳,谩缀汴渠诗。
汴水源本清,随分黄河枝。
浊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

92 《泾尉徐绛於其廨得鲁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 宋·梅尧臣

颜公忠血化为碧,颜公奇笔留在石。
十存三四复不完,完者椎模少棱壁。
许昌断碣称最佳,已经田火侵钩画。
今复泾山好事人,别识偶得从粪砾。

93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六惠觉方丈》 宋·梅尧臣

松门隐者我未识,一见君诗如已奭。
岁月任随人事迁,此身不动云生壁。

94 《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诗六十篇》 宋·梅尧臣

始於欧阳永叔席,乃识双井绝品茶。
次逢江东许子春,又出鹰爪与露芽。
鹰爪断之中有光,蹍成雪色浮乳花。
晏公风流丞相族,以此五色论等差。

95 《郊墅杂赋(十六首)》 明·高启

幽事向谁夸,孤吟对晚沙。
浣衣江动月,系艇岸垂花。
行蚁如知路,归凫自识家。
一尊茅屋底,随意答春华。
¤

96 《郊墅杂赋(十六首)》 明·高启

春泥桑下路,孤策自扶行。
身贱知农事,心闲见物情。
鱼鸣风欲起,牛饭月初生。
渐喜无人识,何烦易姓名。
¤

97 《郊墅杂赋(十六首)》 明·高启

红树南江近,青山北郭遥。
江清目渺渺,林冷发萧萧。
食鲙知晨钓,听歌识暮樵。
寻常送归客,不过水西桥。
¤

98 《郊墅杂赋(十六首)》 明·高启

何处可徘徊,林间共水隈。
夜归家犬识,春睡野禽催。
有地唯栽药,无村不见梅。
兴来惭独饮,时唤老农陪。
¤

99 《题六一东坡像》 宋·晁说之

眉山凝间气,渤海识兹人。
一代执鞭士,千秋折角巾。
高趋周室辅,平处汉廷臣。
白首齐明易,鸿钧异抚辰。
参差非所叹,契阔自如神。
不念乞灵者,翩然驾白麟。

100 《高藤州六观堂》 宋·晁说之

曾子三省予未能,夫君六观何自入。
天台敖我三观妙,君又三之弥有得。
露下聚散俱已空,电出有无仍不实。
一世假梦暂踟蹰,万缘托幻聊戏剧。

* 关于六识的诗词 描写六识的诗词 带有六识的诗词 包含六识的古诗词(7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