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蕙色的诗词(93首)

61 《鼋头山神女歌》 唐·韦应物

鼋头之山,直上洞庭连青天。
苍苍烟树闭古庙,中有蛾眉成水仙。
水府沉沉行路绝,蛟龙出没无时节。

62 《和王相公题中书丛竹寄上元相公》 唐·郎士元

多时仙掖里,色并翠琅玕.幽意含烟月,清阴庇蕙兰。
枝繁宜露重,叶老爱天寒。
竟日双鸾止,孤吟为一看。

63 《历阳书事七十韵》 唐·刘禹锡

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
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
汉置东南尉,梁分肘腋兵。
本吴风俗剽,兼楚语音伧。

唐诗三百首黄河边塞

64 《送安法师》 唐·张籍

出郭见落日,别君临古津。
远程无野寺,宿处问何人。
原色不分路,锡声遥隔尘。
山阴到家节,犹及蕙兰春。

65 《青毡帐二十韵》 唐·白居易

合聚千羊毳,施张百子弮。
骨盘边柳健,色染塞蓝鲜。
北制因戎创,南移逐虏迁。
汰风吹不动,御雨湿弥坚。

66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花药栏》 唐·李德裕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67 《下第送宋秀才游岐下、杨秀才还江东》 唐·许浑

年来不自得,一望几伤心。
风转蕙兰色,月移松桂阴。
马随边草远,帆落海云深。
明旦各分首,更听梁甫吟。

68 《下第送宋秀才游岐下、杨秀才还江东》 唐·许浑

年来不自得,一望几伤心。
风转蕙兰色,月移松桂阴。
马随边草远,帆落海云深。
明旦各分首,更听梁甫吟。

69 《圣女祠》 唐·储嗣宗

石屏苔色凉,流水绕祠堂。
巢鹊疑天汉,潭花似镜妆。
神来云雨合,神去蕙兰香。
不复闻双佩,山门空夕阳。

70 《春草凝露》 唐·张友正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已赖阳和长,仍惭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裛径,欲采畏濡身。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71 《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 唐·李中

竹荫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
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
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初中文言文游记写景抒怀怀才不遇

72 《会昌春连宴即事》 唐·白居易

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
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
——白居易
光风初澹荡,美景渐暄妍。

73 《感怀寄人》 唐·鱼玄机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
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
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
苍苍松与桂,仍羡世人钦。
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
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74 《离别难(中吕调)》 宋·柳永

花谢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阴。
有天然、蕙质兰心。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便因甚、翠弱红衰,缠绵香体,都不胜任。

75 《吊严陵》 宋·李甲

蕙兰香泛,孤屿潮平,惊鸥散雪。
迤逦点破,澄江秋色。
瞑霭向敛,疏雨乍收,染出蓝峰千尺。
渔舍孤烟锁寒碛。

古诗三百首感叹生活

76 《玲珑四犯》 宋·陈允平

金屋春深,似灼灼娉婷,真真娇艳。
洗净铅华,依旧曲眉丰脸。
犹记舞歇凉州,渐缥缈、碧云缭乱。
自玉环、宝镜偷换。

77 《大圣乐(次施中山蒲节韵)》 宋·周密

虹雨霉风,翠萦苹渚,锦翻葵径。
正小亭、曲沼幽深,簟枕梦回,苔色槐阴清润。
暗忆兰汤初洗玉,衬碧雾笼绡垂蕙领。
轻妆了,袅凉花绛缕,香满鸾镜。

春社

78 《庆清朝慢》 宋·詹玉

红雨争妍,芳尘生润,将春都揉成泥。
分明蕙风薇露,持搦花枝。
款款汗酥薰透,娇羞无奈湿云痴。
偏厮称,霓裳霞佩,玉骨冰肌。

79 《玉尘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宋·谢绛

斋中独何物,持之想见君。
惟兹玉尘尾,信美而有文。
夫子善谈道,亹亹词如云。
在握昔同色,倾坐今离群。

80 《折齿歌》 宋·罗椅

春衫未成锦机语,棠棣半花凤一羽。
象床雪综小龙梭,细穴银光吐冰缕。
西邻郎君东海归,芙蓉露白杏雨肥。
十二栏边说幽怨,劝织南浦双鸳飞。

* 关于兰蕙色的诗词 描写兰蕙色的诗词 带有兰蕙色的诗词 包含兰蕙色的古诗词(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