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刀笔的诗词(308首)

101 《晚坐观风亭三首》 宋·宋庠

戍楼西北最凌空,倦客凭兰八月风。
一曲黄河连野浊,半规残日背人红。
山林枉负沈冥志,刀笔终无尺寸功。
犹喜不迷存阙地,绛英瑶斗虎牢东。

102 《汪守三以诗来次韵酬之》 宋·陈傅良

江城如在水晶宫,百粤三吴一苇通。
桑女不论裘粹白,橘奴堪当粟陈红。
弦歌满市衣冠盛,缿讼无人刀笔穷。
多荷弱翁今少霁,更能携客谢岩东。

103 《饯盛影则教授》 宋·林景熙

空明仙人朝帝所,跨鹤凌虚堕霜羽。
洞中石髓流不乾,圣泉写入君肺腑。
潘江陆海一目尽,自提修绠汲千古。
碧芹水泠涵夜灯,丹凤山空鸣晓鼓。

104 《尚方剑》 明·李东阳

中书势重儒臣轻,天下善类皆为朋。
汉家贤傅生负气,死不再逢刀笔吏。
君王奋怒威莫当,宫掖才容免冠地。
汉家佞臣多戴头,借剑不报萧公仇,当时只问安昌侯。

105 《谢了心聪上人以恶诗入逡巡碑》 宋·艾性夫

茧纸铅华字字新,不须刀笔勒坚珉。
分明能守玄中白,仿佛难知赝与真。
怀素草书争媚妩,韩湘奇术斗逡巡。
正惭野语多流落,幻作横碑更累人。

106 《读史偶题》 宋·陈宓

长孺濮阳人,十世士于卫。
矫制发仓廪,河内被恩霈。
辞令守东海,卧阁动经岁。
田蚡与卫青,未尝屈其贵。

107 《和傅寺丞竹稳之什·读书堂》 宋·陈宓

闭门声吾咿,世仰德行成。
禄仕非有意,邦国须公荣。
区区刀笔徒,未足称股肱。

108 《蒋尧仁监簿挽诗二处》 宋·戴表元

照席须眉古,倾筵咳唾清。
绯鱼前进士,刀笔老儒生。
政熟元无谱,书高别有评。
百年兹士少,诸彦自偏名。

109 《送凌应兰玉传诗序》 宋·方回

保举甘年进,何妨缓致身。
暂时刀笔吏,他日腹心臣。
□□全相似,唐诗更逼真。
多能乃畏谨,谁不与斯人。

110 《赠刊印朱才俊》 宋·方回

科斗何年变篆字,至秦程邈翻为隶。
今人但习真草行,谁会六书三耦意。
篆所最难柱与圈,学打一圈费三年。
岂容臆决蔑师授,汩没形象迷傍偏。

111 《送李君佐游浙东》 宋·方回

鉴湖北棹迓征鸿,昭代乾坤靡不容。
运际包荒连茹泰,时当养正出泉蒙。
暂为掾史司刀笔,遄许勋名上鼎钟。
看取汉家有故事,赵尧犹得拜三公。

112 《有感三首》 宋·李覯

庭下缧囚何忿争,刀笔少年初醉醒。
黄金满把未回眼,笑杀迂儒欲措刑。

113 《送陆同知北上二首》 宋·陆文圭

淳风日已簿,恩义不相薄。
恩义得于民,民顾吏有辞。
政化本不立,刀笔事愈卑。
李侯今之人,而行古所为。

114 《送袁仲野赴异陵》 宋·陆文圭

儒吏不相得,异器如薰翳。
儒视吏不屑,吏嫉儒为仇。
俗儒不知变,绕绕孔与周。
事来委不理,言大作不酬。

115 《奉吏官员迁调松江》 宋·陆文圭

吏员务选上具良,不间他邦与吾焰。
珠亭山产已足贵,兰桂移根亦自香。
诸君此行良不恶,居家何如宦游乐。
季膺曾忆松江鲈,士龙空叹华亭鹤。

116 《送赵使君老父吟》 宋·彭龟年

使君朝天骑霜啼,朔风猎猎吹裳衣。
钲铙聒天山谷应,旌旂弄日龙蛇飞。
帮人遮留留不得,壮儿截镫小儿泣。
老翁数十相扶携,喘若筒吹行转疾。

117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 宋·苏颂

纵出由来古有诛,徇私无实荷宽纾。
已知公冶本非罪,免似邹阳更上书。
刀笔任从文俗议,风霜方识宪台居。
自惭衰拙将何用,学术无堪政事疏。

118 《刀》 唐·李峤

列辟鸣鸾至,惟良佩犊旋。
带环疑写月,引鉴似含泉。
入梦华梁上,含锋彩笔前。
莫惊开百炼,特拟定三边。

119 《紫毫笔-讥失职也》 唐·白居易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120 《谢人自钟陵寄纸笔》 唐·齐己

故人犹忆苦吟劳,所惠何殊金错刀。
霜雪剪栽新剡硾,锋铓管束本宣毫。
知君倒箧情何厚,借我临池价斗高。
词客分张看欲尽,不堪来处隔秋涛。

* 关于刀笔的诗词 描写刀笔的诗词 带有刀笔的诗词 包含刀笔的古诗词(3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