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刑天的诗词(546首)

41 《水调歌头(寿提刑)》 宋·章斯才

帝念重湖远,使者选清强。
关西夫子人杰,揽辔出鸳行。
熊楚一天坐镇,虎节三台更历,号令肃秋霜。
褰帷间风俗,原隰总生光。

42 《大江西上曲(寄李宝夫提刑,时郊后两相皆乞归)》 宋·戴复古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
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
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
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

43 《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 宋·侯置

湘水照秋碧,衡岳际天高。
绣衣玉节、清晓欢颂拥旌旄。
本是紫庭梁栋,暂借云台耳目,驿传小游遨。
五_与三楚,醲爱胜春醪。

44 《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 宋·侯置

湘水照秋碧,衡岳际天高。
绣衣玉节、清晓欢颂拥旌旄。
本是紫庭梁栋,暂借云台耳目,驿传小游遨。
五_与三楚,醲爱胜春醪。

写人读书

45 《唱金缕(咸淳癸酉茶陵灯夕,时文文山为湖南提刑)》 宋·柴元彪

春到云中早。
恰梅花、雪後□□,锁窗寒悄。
鼓吹喧天灯市闹,在处鳌山蓬岛。
正新岁、金鸡唱晓。

46 《尚德缓刑书》 两汉·路温舒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
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古文观止讽刺

47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古文观止策论

48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49 《忆江西提刑何仲容》 宋·周敦颐

兰自香为友,松何枯尚春。
荣来天泽重,殁去绣衣新。
尽作百年梦,终归一窖尘。
痛心双泪下,无复见贤人。

50 《江梅引 谢王子勉提刑送江梅二首 以上聚》 元·姚燧

西湖不近上林隈。
问江梅。
定谁栽。
莫是冥鸿,衔子远飞来。

51 《寿史刑使》 宋·赵汝腾

羡公博学今扬雄,未许蜀珍专瑞蜀。
喜公奉使今鲜于,又见福星来照福。
我初敬公因谠疏,万言批鳞折五鹿。
我转敬公缘清操,高吟放鹤孤山麓。

52 《寿史刑使》 宋·赵汝腾

岷峨储英贤,一例皆家食。
公亦淹海角,麾节犹赫奕,七闽政多幸,福星照南极。
轻裘镇铃阁,使斧光卫戟。

53 《木兰花慢 为姜提刑寿》 元·魏初

记当年分陕,拥飞盖、入长安。
把渭北终南,秦宫汉阙,都入凭兰。
追随大浑几日,又嘉陵山色上征鞍。
杨柳离亭痛饮,梅花乐府新翻。

54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宋·李伯玉

清时屏臣奸,琴瑟大更化。
四佞斥昕朝,一札颁丙夜。
明庭集孔鸾,清庙荐琼斚。
堂堂西山孙,藉藉少室价。

55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宋·留梦炎

天地蕃庶草,美恶极莸薰。
古来谁览察,离骚清楚氛。
著作大雅姿,书传挟香芸。
蠹简不烦碎,豕牙贵能豶。

56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宋·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栋姿。
凤凰鸣高岗,隐见视其时。
孰若阿房宫,下容五丈旗。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

57 《安抚陈侍郎宴曾提刑乐语》 宋·郑霖

恰好莺花一半春,福星相会赣江滨。
丈人师吉符前谶,肤使心同扫旧尘。
看剑引杯宜酩酊,轻裘缓带倍精神。
从今净洗天河甲,有诏催归两重臣。

58 《提刑曾宝章宴安抚陈侍郎乐语》 宋·郑霖

听得敷纶天上头,二星交会玉虹流。
风生三路军容壮,春到双江喜气浮。
谈笑预知传露布,劝酬只恐促更筹。
会看印佩黄金斗,肯羡当年定远侯。

59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宋·周梅叟

九峰江范篇,雅是书之纬。
顷尝一读之,懵然云雾蔚。
晚校中秘藏,讲此愧犹未。
喜逢尚书郎,家传得之既。

60 《送王伯安南都审刑》 明·何孟春

秋雨弥天来,秋风动地发。
秋官方用权,暑气扫七月。
四牡复何之,时当奉天罚。
黄纸下青冥,钦哉惟帝曰。

* 关于刑天的诗词 描写刑天的诗词 带有刑天的诗词 包含刑天的古诗词(5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