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力作的诗词(1738首)

861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862 《虞姬》 明·朱静庵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
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

863 《草书歌》 明·朱瞻基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
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
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864 《襄阳歌》 唐·李白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篱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

865 《古风其四十八》 唐·李白

秦皇按宝剑。
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
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寓。
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药。
岂思农扈春。
力尽功不赡。
千载为悲辛。

866 《古风其二十》 唐·李白

昔我游齐都。
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
绿翠如芙蓉。

867 《从军行》 唐·王维

吹角动行人。
喧喧行人起。
笳悲(一作应)马嘶乱。
争渡金(一作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
战声(一作力战)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
归来献(一作报)天子。

868 《红线毯》 唐·白居易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

讽刺

869 《再和》 宋·苏轼

东望海,西望湖,山平水远细欲无。
野人疏狂逐渔钓,刺史宽大容歌呼。
君恩饱暖及尔孥,才者不闲拙者娱。
穿岩度岭脚力健,未厌山水相萦纡。

870 《巫山》 宋·苏轼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
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
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
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

871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宋·苏轼

闲居蓄百毒,救彼跛与盲。
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横。
区区效一溉,岂能济含生。
力恶不己出,时哉非汝争。

872 《石鼓》 宋·苏轼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従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873 《南堂五首》 宋·苏轼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874 《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 宋·苏轼

使君不用山鞠穷,饥民自逃泥水中。
欲将百渎起凶岁,免使甔石愁扬雄。
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
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

875 《子由生日》 宋·苏轼

上天不难知,好恶与我一。
方其未定间,人力破阴骘。
少忍待其定,报应真可必。
季氏生而仁,观过见其实。

876 《南堂五首》 宋·苏轼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877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宋·苏轼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
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卧龙蟠屈半东州,万室鳞鳞枕其股。
背之不见与无同,狐裘反衣无乃鲁。

878 《和王巩六首并次韵》 宋·苏轼

君谈阳朔山,不作一钱直。
岩藏两头虺,瘴落千仞翼。
雅宜驩兜放,颇讶虞舜陟。
暂来已可畏,览镜忧面黑。

879 《九日次定国韵》 宋·苏轼

朝菌无晦朔,蟪蛄疑春秋。
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
仙人视吾曹,何异蜂蚁稠。
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

880 《上韩持国》 宋·苏轼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犯时独行太?畏?畾,回天不忌真药石。
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

* 关于力作的诗词 描写力作的诗词 带有力作的诗词 包含力作的古诗词(17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