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露的诗词(990首)

961 《明月入我牖》 宋·李复

明月入我牖,娟娟满衣裳。
惊风飘疏竹,凌乱舞清光。
静坐不能眠,稍知秋夜长。
却思古人书,探编开缥囊。

962 《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 宋·李复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963 《题书梨花》 宋·陆文圭

淡容露吉洗,生色春欲动。
纸帐小屏低,同入梅花梦。

964 《次韵吴静能秦桧》 宋·丘葵

故老相传为秦桧,飞仙时立冻蛟背。
疑是当年丫髻人,凭虚驭气今安在。
百千年树见栽时,新承雨露入昭代。
托根南极殿下生,巍巍直与天枢对。

965 《闻吴丞图漳粹》 宋·丘葵

黄屋南巡去不回,乾坤举目是尘埃。
风轻山鸟犹啼恨,露重园花亦溅哀。
只影独看西日落,满城争喜北人来。
先生莫为浮云动,忧国双眉皱未开。

966 《和史魏公荔枝韵》 宋·释宝昙

炎州草木诚可怜,荔枝六月生蛮烟。
瞿聃不出盛明世,星斗一粲黄昏天。
憧憧翠盖下平地,井井绛帻罗群仙。
囊封白玉倍晶莹,手挹甘露加清圆。

967 《偈颂六十八首》 宋·释法薰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承言者丧,滞句者迷。
不承言,不滞句,虾蟆跳上梵天,灯笼吞却露柱。

968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慧远

腐鞲架壁本无情,致雨兴雷自有因。
倾倒十年放火口,高谭一夜动公卿。
林长老,久相亲,仙宫回首玉为楼。
楚语吴歌曲调新。

969 《秋夜忆亲庭有感》 宋·释绍嵩

碧涧寒侵屋,高林露气清。
空窗闲月色,密竹动秋声。
宴坐游三昧,邻谈喧五更。
两亲今正老,此别不胜情。

970 《偈颂十七首》 宋·释师范

法无去来,无动转相。
灯笼挂在露柱边,露柱挂在灯笼上。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一般,一日十二时,时时一样。

971 《同诸友寻幽登飞来峰》 宋·释文珦

湖际山何限,飞来独著名。
玲珑疑鬼凿,崷崒自天成。
猿去犹存洞,龙归尚有泓。
树因含玉润,泉为炼丹清。

972 《泊舟》 宋·释文珦

泊舟青林傍,日入风色莫。
翩翩群鸟归,各以类相聚。
我生独何为,孤立寡良遇。
落落天壤间,真如惠王瓠。

973 《送僧归静林精舍》 宋·释文珦

天竺山中秋讲散,露蛩烟雁动乡情。
五株松下梁朝寺,归听罗浮古磬声。

974 《金刚随机无尽颂·启唱真乘》 宋·释印肃

稽首一切智,圆通十方慧。
无上两足尊,法体含三世。
归命万德师,与慈启大悲。
溥度恒沙乐,愿力难恩□。

975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主中主,须辨取。
动犯威严,细看规矩。
贵不可得其名,寿不可穷其数。
四溟潮落露仙山,万里云开廓天宇。

976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雨从何来,不离问处。
森罗大千,出乎方寸。
照中之虚,静中之动,衲僧分上常相共。
寒露濡松夜气清,皋禽惊起月巢梦。

977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片月在水,孤云出山。
其静而应,其动而閒。
体中不欲全露,用处只窥一斑。
重重楼阁门开也,弥勒不须轻手弹。

978 《偈颂二十一首》 宋·释智愚

一气潜回,百昌萌动。
君子道长兮露柱咨参,小人道消兮灯笼作舞。
义出丰年,道复太古。
国师欢喜问如何,冬至寒食一百五。

979 《偶作》 宋·释重顯

列岫霁新雨,凭栏祇澹交。
夕阳明远水,秋叶露空巢。
思极曾无玷,神清未动爻。
祇应千古意,谁得共云坳。

98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释宗杲

剔开金殿锁,撞动玉楼钟。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 关于动露的诗词 描写动露的诗词 带有动露的诗词 包含动露的古诗词(9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