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劫灰的诗词(202首)

81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宋·梅尧臣

秋树无黄鸟,蝉声亦自哀。
素车新陇去,白马旧宾来。
薤上朝阳露,池中岁劫灰
短长何足较,嗣子有高才。

82 《送僧在己归秀州》 宋·梅尧臣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
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
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
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83 《送孙隐之都官通判秀州》 宋·梅尧臣

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
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
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
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

84 《记牡丹事二首》 宋·刘克庄

西洛名园堕劫灰,扬州风物更堪哀。
纵携买笑千金去,难唤能行一朵来。

85 《瑞岩》 宋·刘克庄

金碧千间尽,惟庵免劫灰
佛归何国去,僧自别峰来。
巨石神鞭至,悬崖帝凿开。
幽寻情未已,木杪夕阳催。

86 《桃源祠》 宋·白玉蟾

因访翟仙傍柳隈,不堪风景把人推。
松杉十丈入斤斧,夏屋数间俱劫灰
道士潜心隐丹灶,儿童劝我举霞杯。
谁知自有长生诀,独步白云归去来。

87 《与子真诸人饮求仁不与作怨诗因戏答》 宋·晁补之

结习徐看荡劫灰,天花从自落空阶。
似闻满室唯澄水,投砾何因出定来。

88 《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 宋·苏辙

山脚侵城起阜堆,绕城徼道斩新开。
闉闍半坏惊潮信,隍壑初深见劫灰
蚁聚千夫曾几日,鳞差万瓦看将来。
史君才力轻山郡,朝论行闻急召陪。

89 《丛台》 宋·张舜民

荆棘芃芃百尺堆,路人云此是丛台。
雨中漳浦明还灭,门外青山去又来。
歌啸且从今日乐,是非谁管后人哀。
靓妆炫服寻为土,不似昆明堑劫灰

90 《范才元道中杂兴》 宋·张元干

遐想吴门人姓梅,高踪千古共徘徊。
橘中傥有商山乐,不必朝僧问劫灰

91 《奉简才元探梅有作兼怀旧游》 宋·张元干

遮莫胡僧问劫灰,且陪东阁赋官梅。
春梢惯识宫妆样,花信偏随驿使回。
痛饮我曹身总健,浩歌谁怕老相催。
疏枝气压群芳尽,羞杀墙阴锦被堆。

92 《题王岩起乐斋》 宋·张元干

宦游适乐土,宴坐名乐斋。
问君何独乐,胸中高崔嵬。
轩裳傥来物,世途吁可哀。
纷然鸡鹜争,陷阱成祸胎。

93 《简宗人利宾》 宋·朱翌

昔时桐乡汉九卿,家在淮南天一柱。
石麒麟冷一千年,子孙不敢去坟墓。
我之曾高主宗盟,昭穆亦与公家叙。
不容妄继酂侯萧,何尝敢掘城南杜。

94 《寄小蓬莱主者闻梅涧并简沈元方宇文仲美贤主》 元·杨维桢

罗浮主者是仙才,东老诸孙亦俊哉。
风雨春城花落尽,江山故国燕归来。
酒盟自有乌巾在,笑口应随皓齿开。
十八仙人重会处,劫灰不到小蓬莱。

95 《游开元寺憩绿阴堂(为开元寺长老秀石公赋)》 元·杨维桢

韦郎句中寻昼寂,劫灰不尽绿层层。
鸿文重记青城客,内典新传瀑布僧。
石佛浮江轻似叶,神珠照钵隐如灯。
杪椤树子风前落,吹傍恩公旧毾。

96 《和蔡彦文题虞伯生张伯雨倡和帖》 元·杨维桢

髯驾已闻攀鼎水,劫灰又见话昆池。
剑藏玉几山中记,笔记玄卿天上碑。
旧谱紫霞吹鹤骨,新章白雪写乌丝。
逃身我未学仙去,何处还丹日月迟。

97 《与客登望海楼(二首)》 元·杨维桢

蜒子雨开江上台,江头野老不胜哀。
蜃将楼阁宫中落,引旌旗月下来。
保障许谁为尹铎,事谐无复问文开。
可怜歌舞旧城阙,又是昆明几劫灰
¤

98 《愁感代哭》 明·刘基

燕鸿北去又南来,断垄荒冈几劫灰
慈母矶寒风落木,望夫石老雨添苔。
江流定与天河合,客泪还经地底回。
未必春光便销歇,白华犹发烧残梅。

99 《同杨公济赋破山得开字》 宋·强至

无物终天地,青山岂免开。
万人鑱秀骨,一气失全胚。
漫贮崇朝雨,犹防浩劫灰
何年巨灵手,曾此擘崔嵬。

100 《依韵奉和判府经略司徒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诗》 宋·强至

地势盘纡巧凿开,当年匠意亦多才。
池名不逐唐宫废,岸折犹如蜀阪来。
水落有时逢旧石,草深无处觅遗台。
行春丞相寻陈迹,往事空嗟浩劫灰

* 关于劫灰的诗词 描写劫灰的诗词 带有劫灰的诗词 包含劫灰的古诗词(2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