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升仙处的诗词(142首)

81 《心竟恁地歌》 宋·白玉蟾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82 《神通夜宿玉虚宫小轩正对步虚峰道士云天宝三》 宋·韩元吉

龙虎驱驰战阪泉,荆山鼎就更升天。
轩辕到处存遗迹,忍使君王不学仙。

83 《相和歌辞·短歌行六首》 唐·顾况

城边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岸上沙,昔时江水今人家。
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回换。
明月皎皎入华池,

84 《小儿诗》 唐·路德延

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
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
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
长头才覆额,分角渐垂肩。

85 《绝句》 唐·吕岩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

86 《念奴娇》 宋·杨炎正

杏花杨柳,对东风染尽、一年春色。
弹压烟光三万顷,谁识清都仙伯。
夜泛银潢,手移星纬,飞堕从天阙。
御风乘兴,偶然身到乡国。

七夕节送别

87 《鲁灵光殿赋》 两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叙事建筑赞美

88 《玉蝴蝶 丙午元夕》 元·梁寅

霁景烟霞五色,黄金柳袅,碧玉桃开。
再观升平气象,处处春回。
且追随、村歌里巷,休耽恋、绮席楼台。
独徘徊。

89 《神光灿》 元·刘处玄

处玄拜上,道录高功,日照别后难逢。
渴仰之怀,甚时得睹仙容。
即辰仲冬辛酉,急焚香、跪领开封。
清河德,又行缘阐醮,敬信无穷。

90 《寄赠华山致仕韩见素》 宋·魏野

尽垂华发恋金门,独乞悬车未五旬。
清世一般为隐逸,碧霄两处应星辰。
绣衣脱下宁妨贵,锦帐眠来不称贫。
潇洒易添新道气,光阴难改旧风神。

91 《夜来同诸公泛舟湖中乐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 宋·吴芾

北山万仞罗翠屏,下有湖水镜面平。
山影静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
自有此湖知几岁,居人日日常经行。
但知湖水鸭头绿,谁人向此含幽情。

92 《臻公释氏之秀者浮游徜徉迹接天下乃者归卧云》 宋·吴芾

吸尽百川还见底,头角惊杀膻与鲔。
有时大瞋明月珠,照耀六合光不死。
沧溟浩荡极游巡,钩深匪惮穷涯涘。
今者修鳞何侧倚,岂是吞舟厌迁徒。

93 《月湖新得浮石岩》 宋·邓深

月湖先生乐山水,搜奇曾不远千里。
那知去郭三牛鸣,浮石岩中晦佳致。
神剜鬼劃有许工,工坠地出知几世。
平时樵径所不由,一旦屐齿胡为至。

94 《翠微堂》 宋·李处权

我读醉翁文,想当笔如椽。
东坡独知翁,谓今为飞仙。
伟明后来秀,文亦星斗悬。
一旦辞世纷,归巢月轮边。

95 《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 唐·沈佺期

少曾读仙史,知有苏耽君。
流望来南国,依然会昔闻。
泊舟问耆老,遥指孤山云。
孤山郴郡北,不与众山群。

忧国忧民宫廷

96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唐·武元衡

道启轩皇圣,威扬夏禹功。
讴歌亭育外,文武盛明中。
日月光连璧,烟尘屏大风。
为人祈福处,台树与天通。

97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唐·刘禹锡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
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
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
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

98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呈梦得》 唐·白居易

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
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
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
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

99 《踏歌行》 唐·陈去疾

鸳鸯楼下万花新,翡翠宫前百戏陈。
夭矫翔龙衔火树,飞来瑞凤散芳春。
仙跸初传紫禁香,瑞云开处夜花芳。
繁弦促管升平调,绮缀丹莲借月光。

100 《踏歌行》 唐·陈去疾

鸳鸯楼下万花新,翡翠宫前百戏陈。
夭矫翔龙衔火树,飞来瑞凤散芳春。
仙跸初传紫禁香,瑞云开处夜花芳。
繁弦促管升平调,绮缀丹莲借月光。

* 关于升仙处的诗词 描写升仙处的诗词 带有升仙处的诗词 包含升仙处的古诗词(1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