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地的诗词(715首)

481 《新秋即事》 宋·王禹偁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监里鬓毛衰飒尽,日边京国信音稀。
虱蝉历历和枝响,雨燕差差掠地飞。
系滞不如商岭叶,解随流水向东归。

482 《谪居感事》 宋·王禹偁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483 《答括士李同二首》 宋·刘克庄

忆昔骎骎逼要津,迂疏谁遣批龙鳞。
羞为庆历一不肖,妄意熙宁三舍人。
鬼质若非天夺魄,累臣岂有地容身。
江湖社友应相同,为说萧萧雪鬓新。

484 《古意二十韵》 宋·刘克庄

自从混沌死,万象困穿凿。
淳风谁挽还,古意日漓薄。
余幼胆轮囷,泛滥通流略。
短篇堪掣鲸,片文可驱鳄。

485 《挽郑参议》 宋·刘克庄

同榜飞腾尽,君初拜小侯。
地寒推易去,天远借难留。
新垅家山畔,生祠岭海头。
历官如杜老,白首止参谋。

486 《暮行》 宋·王令

晴烟去人高,暮色上天半。
山衔日入深,云伫星出缓。
涂昏归鞍长,林近去翎短。
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款。

487 《和仲蒙山城》 宋·文同

大历年,忠武居豳捍逆氏。
盛平民,营板堵,断贼闭迒蹊。
连橹横,

488 《问陈彦升觅古瓦砚》 宋·文同

魏主用死力,构彼铜雀台。
当时台上瓦,百澄为一坯。
烧成比坚玉,翠甲横崔嵬。
西陵既归后,此地日以摧。

489 《晓入东谷》 宋·文同

振缨效王官,释耒去乡县。
十年始还此,景物觉尽变。
东谷素所爱,乍到若创见。
烟云引晨策,数里入葱蒨。

490 《某绍兴甲子赴试此地卜居今十年三历秋举每遇》 宋·周必大

上元甲子此攻坚,卜筑安居正十年。
登堞遥观灯夺昼,归家却赏月流天。
丹台旋葺新炉灶,绛帐都抛旧管弦。
赖有故人将骥子,功名不断复青毡。

491 《永新贺升卿携中原六图相过其论古名将出师道》 宋·周必大

历历山河一卷书,博闻疑是古潜夫。
金城未入职方考,玉座正披舆地图。
取虢不应须假道,胜齐终恐用真儒。
从来美玉劳三献,岂比巾箱袭碔砆。

492 《安分歌》 宋·白玉蟾

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苟。
先且回头自揣量,须量瞒心方开口。
神仙有术非不传,也要侬家有夙缘。
若也人人皆会得,天机容易向人言。

493 《云游歌》 宋·白玉蟾

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
说着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

494 《送安思正之蜀》 宋·蔡襄

贱者易屈志,少年多直情。
子独修节行,爱护如目精。
辛勤走铨省,历岁才点名。
舍居在穷巷,门户面西城。

495 《登三乡寺阁》 宋·蔡襄

历览宜阳道,披轩临朔风。
地疑尘世外,人尽画图中。
岩曲疏钟答,村前小彴通。
水烟寒更白,山气晓微红。
游宦真浮梗,流年似转蓬。
长怀无所寄,尽日送归鸿。

496 《过皇甫侍郎》 宋·蔡襄

丈人几八十,岁晚益穷经。
阴阳判九六,天地环丙丁。
初若发泉穴,渐已澄沧溟。
所宝非世有,愿充天子庭。

497 《皇极经世一元吟》 宋·邵雍

天地如盖轸,覆载何高极。
日月如磨蚁,徃来无休息。
上下之岁年,其数难窥测。
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识。

498 《答友人》 宋·邵雍

何者名为善处身,非唯能武又能文。
可行可止存诸已,或是或非系在人。
遍数古来贤所得,历观天下事须真。
吉凶悔吝生乎动,刚毅木讷近於仁。
易地皆然休计较,不言而信省开陈。
虽居蛮貊亦行矣,无患乡闾情未亲。

499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五》 南北朝·庾信

纤纤不绝林薄成。
涓涓不止江河生。
事之毫髪无谓轻。
虑远防微乃不倾。

500 《及第东归将赴调寄李成季》 宋·晁补之

先辈观涛沧海口,长啸横槎拂牛斗。
野人醉着梦游天,九门历尽惊复还。
嘈嘈广乐犹盈耳,出门依旧重人间。
不知先辈今何往,仙标玉骨天应赏。

* 关于历地的诗词 描写历地的诗词 带有历地的诗词 包含历地的古诗词(7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