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厌胜的诗词(334首)

81 《水调歌头》 宋·叶梦得

何处难忘酒,朱夏日偏长。
湖山地胜潇湘,十里芰荷香。
柳外新蝉惊晚,楼上疏帘重翠,簟枕晚生凉。
纨扇摇霜月,曲水泛流觞。

82 《永遇乐(为洛滨横山作)》 宋·张元干

飞观横空,众山绕甸,江面相照。
曲槛披风,虚檐挂月,据尽登临要。
有时巾履,访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
揽浮丘、飘飘衣袂,相与似游蓬岛。

83 《点绛唇(奉旨西湖探梅)》 宋·曹勋

不厌频来,探梅选胜湖山里。
瑶林琼蕊。
真是游方外。
玉殿珠楼,不并人间世。
何妨醉。
都无寒意。
满坐惟和气。

84 《西江月(瑞香)》 宋·张抡

翦就碧云闹叶,刻成紫玉芳心。
浅春不怕峭寒侵。
暖彻薰笼瑞锦。
花里清芬独步,尊前胜韵难禁。
飞香直到玉杯深。
消得厌厌痛饮。

85 《水调歌头(送谢倅之临安)》 宋·张孝祥

客里送行客,常苦不胜情。
见公秣马东去,底事却欣欣。
不为青毡俯拾,自是公家旧物,何必更关心。
且喜谢安石,重起为苍生。

秋天植物忧愤

86 《虞美人》 宋·陈三聘

飞琼晓压梅枝重。
酒面羊羔冻。
谁将缟带逐车翻。
明月秦楼昨夜、不胜寒。
何须卷起重帘幕。
愁怕春罗薄。
玉杯持劝醉厌厌。
无奈有人笼袖、出香尖。

87 《踏莎行》 宋·郭应祥

明月清风,绿尊红袖。
厌厌夜饮胜如昼。
虽然文字有余欢,也须闲把笙歌奏。
十雨如期,三秋届候。
去年丰稔今年又。
东阡西陌稼如云,笑他齐量区兼豆。

88 《一落索》 宋·方千里

心抵江莲长苦。
凌波人去。
厌厌消瘦不胜衣,恨清泪、多于雨。
旧曲慵歌琼树。
谁传香素。
碧溪流水过楼前,问红叶、来何处。

89 《贺新郎(三用韵寄旧宫怨)》 宋·何梦桂

更静钟初定。
卷珠帘、人人独立,怨怀难忍。
欲拨金猊添沈水,病力厌厌不任。
任蝶粉、蜂黄消尽。

90 《念奴娇(和王圣俞)》 宋·侯置

沧浪万顷,厌尘缨、手掬清流频洗。
落日孤云烟渚净,鸥没澄波心里。
一舸横秋,两桡开浪,霜竹醒烦耳。
萧萧风露,梦回月照船尾。

写景离别

91 《念奴娇(和王圣俞)》 宋·侯置

沧浪万顷,厌尘缨、手掬清流频洗。
落日孤云烟渚净,鸥没澄波心里。
一舸横秋,两桡开浪,霜竹醒烦耳。
萧萧风露,梦回月照船尾。

92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 宋·王禹偁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礻右]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相类者,咨于予,且意予窃之也。
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
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93 《玉台新咏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
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为枝,珠帘以玳瑁为匣。
其中有丽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

咏物写鸟思乡

94 《送虚白上人序》 明·高启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

送别序文

95 《移居二首》 魏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田园生活友情

96 《伯夷列传》 两汉·司马迁

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97 《游侠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古文观止游侠传记

98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99 《心术》 宋·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古文观止议论用兵

100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议论历史借古讽今

* 关于厌胜的诗词 描写厌胜的诗词 带有厌胜的诗词 包含厌胜的古诗词(3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