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厓山的诗词(87首)

61 《次韵石翁寄容一之圭峰》 明·李承箕

清秋望不极,楚客思无边。
得句云归岫,开尊月上弦。
坐平临海石,饮足在山泉。
归面垂厓壁,从头又几年。

62 《游大酉洞天》 明·陆粲

畴昔览山经,名迹等大酉。
乾坤辽阔吴楚长,倚剑青冥只翘首。
谁云万里今独来,怏意兹游信非偶。
主人亦清真,同余紫霞想。

63 《楚人弓》 明·陆居仁

楚人弓,悬两石,五十万矢陷强敌。
绛人弓,箭三只,长歌入关成伟绩。
多箭不如少箭力。
制敌若在弓矢间,鸣条牧野高于山。
铁厓曰:“断史入诗,箴警多矣。

64 《玉女潭题赠吏史部恭甫》 明·陆师道

玉阳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显,令人思俱逸。
玉冈绕鸾鹄,云庄艺芝术。
修廊俯大观,列卦开玄室。

65 《读书》 明·马治

窜身丹厓下,灭迹浮云端。
余事既不闲,冥心以游观。
读书南山日,秋气浩漫漫。
悲商扣庭柯,四座鸣风湍。

66 《次韵香炉峰为思上人》 明·南洲法师

昨夜梦还乡,青山苔磴曲。
缘云陟香炉,萝衣溅寒瀑。
落日叫鼪鼯,遥天飞属玉。
前峰半临湖,老骥渴奔谷。

67 《题画》 明·邵宝

近山如城人可住,远山如屏带烟雾。
天际孤舟何处来,云中指点津头树。
客至桃源花正春,回首空嗟相见莫。
苍壁丹厓几万寻,飞鸟回旋不知路。

68 《过牛伏岭》 明·舒頔

牛伏岭高高且远,崎岖羊肠路百转。
仲冬跋涉汗流浆,每叹时危历艰险。
阴厓惨惨生悲风,极目四顾山巃嵸。
人生能着几两屐,踪迹不异无根蓬。

69 《采石》 明·滕毅

骑鲸仙人海上归,至今草木犹清厓。
千山落日送樵笛,万里长风吹客衣。
春空蛾眉浮翠黛,夜光犀渚沉珠玑。
神游故国应过此,高蒙临流知是非。

70 《戏题阴凉室阶前芭蕉》 明·完璞琦公

新种芭蕉绕石房,清阴早见落书床。
根沾零露北山润,叶带湿云南涧凉。
得地初依苍石瘦,抽心欲并绿筠长。
雨声夜响巅厓瀑,晴碧朝浮海日光。

71 《引庆和》 明·王凤娴

禾黍已濛香径土,苏台还恨锁苍厓。
云归叠叠堆鸦鬓,花落纷纷掷燕钗。
此日锦笙惟岛弄,当年雄剑自尘埋。
荒原古柏西风里,漫对吴山独怆怀。

72 《扇画》 明·许相卿

远路归来已白头,丰厓犹似旧时秋。
长藤短褐行吟处,不道山翁是故侯。

73 《读谢翱传》 明·雪江秀公

南奔北走家何在,七里滩前许剑来。
厓海夜寒惟月上,冬青树老又花开。
侧身天地聊晞发,怅望江山独把杯。
一掬当年知己泪,秋风洒尽下西台。

74 《沅江杂述二首》 明·俞安期

山过白马渡,千里断平原。
水出云根上,帆行石峡门。
未寒厓已冻,不雨昼多昏。
何自闻人语,荒荒虎豹村。
¤

75 《题王学士所藏王孟端老桧苍崖图》 明·曾棨

王郎工画妙入神,平生强项世所嗔。
有时兴至自盘礴,睥睨已喜旁无人。
忽然放笔作古桧,白日烟云倏暝晦。
淋漓尽带雷雨垂,惨淡长疑鬼神会。

76 《四日汎舟马家园》 宋·宋祁

浅蒲垂蔓两厓深,閒刺烟篙到碧浔。
会待乘春留禊帖,茂林脩竹似山阴。

77 《梦游沧海歌》 元·杨维桢

东海之东,去国十万里,其洲名沧洲。
地方五百里,上有琼涛玉浪,出没九岫如罗浮。
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人鸟戏天鹿,昆吾鸣天球。

78 《题陶弘景移居图》 元·杨维桢

大奴担簦挈壶餐,小奴笼鸡约孤犭屯。
雪斑鹿前双婉娈,水云牯背三温黁。
中有玉立而长身,幅巾野服为何人?云是永明之隐君,身
有黑子七星文。

79 《题钱选画长江万里图》 元·杨维桢

神禹划天堑,横分南北州。
只今天不限南北,一苇绝之如丈沟。
洪源发从瞿塘口,险峡中擘争黄牛。
括汉甲湘会沆澧,二妃风浪兼天浮。

80 《上云乐》 明·刘基

混沌结,玄黄开,人生其中,称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质虽异众理该。
欲淫物诱滋巧伪,遂使真淳耗?攵玄风颓。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浅短无栽培。

* 关于厓山的诗词 描写厓山的诗词 带有厓山的诗词 包含厓山的古诗词(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