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身的诗词(689首)

21 《雨中宿受之馆惜别》 明·程嘉燧

别馆风花急,停舟问数移。
莫辞经夜宿,已值暮春时。
身远归难定,家贫出每迟。
消魂南浦上,不觉泪如丝。

22 《大明》 先秦·佚名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天难忱斯,不易维王。
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

诗经咏史怀古

23 《猛虎行》 唐·李白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乐府忧国忧民

24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唐·聂夷中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25 《杂曲歌辞·伤歌行》 唐·张籍

黄门诏下促收捕,京兆君系御史府。
出门无复部曲随,亲戚相逢不容语。
辞成谪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须臾留。

26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 唐·李白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声鲁句践,争情勿相欺。

咏物柳树

27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唐·杨炯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
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28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唐·杨炯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
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29 《比干墓》 唐·徐彦伯

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
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
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
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

春节农事抒情

30 《灉湖山寺》 唐·张说

楚老游山寺,提携观画壁。
扬袂指辟支,睩眄相斗阋。
险哉透撞儿,千金赌一掷。
成败身自受,傍人那叹息。

赠别友人勉励

31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唐·王维

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
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
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
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

32 《谒张果先生》 唐·李颀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
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
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
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

33 《送王道士还山》 唐·李颀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
心穷伏火阳精丹,口诵淮王万毕术。
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34 《二妃庙送裴侍御使桂阳》 唐·李颀

沅上秋草晚,苍苍尧女祠。
无人见精魄,万古寒猿悲。
桂水身殁后,椒浆神降时。
回云迎赤豹,骤雨飒文狸。
受命出炎海,焚香征楚词。
乘骢感遗迹,一吊清川湄。

35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 唐·刘长卿

建隼罢鸣珂,初传来暮歌。
渔樵识太古,草树得阳和。
东道诸生从,南依远客过。
天清婺女出,土厚绛人多。

36 《咏史十一首》 唐·李华

昂藏獬豸兽,出自太平年。
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
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
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

37 《少年行三首·其三》 唐·李白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乐府少年壮志组诗

38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唐·李白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友情

39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唐·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赠友励志

40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唐·李白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叙事赞扬爱国

* 关于受身的诗词 描写受身的诗词 带有受身的诗词 包含受身的古诗词(6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