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不容的诗词(418首)

61 《寄杜仲观》 宋·贺铸

中春雨收霁,与子登丛台。
形胜宛然在,太行西北来。
无情百尺土,千载未摧颓。
四顾发悲啸,凄风振颐颏。

62 《变竹枝词九首之九》 宋·贺铸

蒹葭被洲渚,凫鹜方容与。
但闻歌竹枝,不见题鹦鹉。

63 《和韩宗弼暴雨〈次韵〉》 宋·苏辙

执热卧北窗,淋漓汗流注。
蛟龙遁水府,谁起叩天户。
偶然终日风,振扰北山雾。
崩腾转相轧,变化不容睹。

64 《和韩宗弼暴雨》 宋·苏辙

执热卧北窗,淋漓汗流注。
蛟龙遁水府,谁起叩天户。
偶然终日风,振扰北山雾。
崩腾转相轧,变化不容睹。

65 《钱弊》 宋·陈造

为家重墙垣,为民须货殖。
扬户国北户,东南赖控扼。
淮民鱼米余,百货仰殊域。
用铜防外泄,用铁乃奇画。

66 《郑漕生辰代几先作》 宋·仲并

至公无辙迹,万变归诸正。
谁云学则然,要在成以性。
我公锺间气,异禀刚且劲。
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

67 《送赵榷院》 宋·陈著

彼美稽山松,托根高高峰。
当年脱蓬蒿,直上将擎空。
卓立旁无依,磊砢多春冬。
风霜受变足,身老气益充。

68 《元日值雪》 宋·孔武仲

东皇点缀一何工,飞下琪花顷刻中。
变尽楼台成夜月,不容车马竞春风。
崎岖广市黄泥污,冷淡群山彩日红。
野叟相逢应更喜,从来盈尺瑞年丰。

69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宋·释绍昙

秋晹肆酷,秋暑炎蒸。
不容鹅护雪,难保蜡人冰。
一夏噇眠虚过了,秋风拈弄刈禾镰。
有权有用,无党无偏。
几个祖师头割了,立教凶岁变丰年。

70 《近闻直学冯子容以家产中丘乘之赋作诗戏之》 宋·王洋

千古茫茫不可攀,仲尼日月照儒关。
生前冷灶七日火,身后遗基十万间。
宁许富儿通市籍,只求贤士共欢颜。
那知等级输邦计,变许颜原见一班。

7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72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73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74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75 《秋声赋》 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辞赋精选古文观止秋天悲秋

76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7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78 《五人墓碑记》 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赞颂写人碑记

79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80 《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诸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山水哲学

* 关于变不容的诗词 描写变不容的诗词 带有变不容的诗词 包含变不容的古诗词(4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