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钟的诗词(1128首)

441 《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 宋·孙吴会

八窗空、展宽秋影,长江流入尊俎。
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
沈别浦。
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

442 《水调歌头(临桂水月洞)》 宋·曾宏正

风月无尽藏,泉石有膏肓。
古今桂岭奇胜,骚客费平章。
不假鬼谋神运,自是地藏天作,圆魂钟相望。
举首吸空翠,赤脚踏沧浪。

443 《水调歌头(临桂水月洞)》 宋·曾宏正

风月无尽藏,泉石有膏肓。
古今桂岭奇胜,骚客费平章。
不假鬼谋神运,自是地藏天作,圆魂钟相望。
举首吸空翠,赤脚踏沧浪。

444 《临江仙》 宋·叶景山

清晓于门开寿宴,绮罗香袅芳丛。
红娇绿软媚光风。
绣屏金翡翠,锦帐玉芙蓉。
珠履争驰千岁酒,葡萄满泣金钟。
人生福寿古难逢。
好将家庆事,写入画图中。

离别忆旧

445 《长相思(题甘楼)》 宋·胡翼龙

南山钟。
北山钟。
一声钟声百念空。
古今昏晓中。
望秋风。
数秋风。
等得秋来等过鸿。
灯前书一封。

离愁凄凉思乡

446 《水调歌头(括坡诗)》 宋·程节齐

秋色在潇洒,佳气夜充闾。
人传好语,君家门左正垂弧。
毕万从来有后,释氏果然抱送,丹穴凤生雏。
未作汤饼客,先写弄獐书。

宋词三百首咏史怀古豪放

447 《满江红(龚抚干示闰中秋)》 宋·程必

黄鹤楼前,江百尺、波横光溢。
问老子、当年高兴,何人知得。
最爱洞庭天际水,分明表里玻璃色。
恐今宵、未必似前番,天应惜。

448 《沁园春(谢刘小山频寄所作)》 宋·程必

君有新词,何妨为我,时遣奚奴。
看此山大小,风流晋宋,眼中余子,苦自侏儒。
九曲清溪,千枝杨柳,还记新条更有无。
春将好,欲从君商略,君意何如。

449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登高写景长江咏史怀古

450 《西湖杂感(六首)》 清·钱谦益

其一板荡凄凉忍再闻?烟峦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
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
昆明劫后钟声在,依恋湖山报夕曛。

典故写景抒情盼望

451 《今别离》 清·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别离

452 《颐和园词》 清·王国维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写景抒情愁苦

453 《登大伾山诗》 明·王守仁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登高写山抒怀爱国壮志

454 《仙城寒食歌·绍武陵》 清·成鹫

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
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宫殿。
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
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

寒食节咏史怀古

455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金朝·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豪放吊古伤今

456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45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458 《九歌》 先秦·屈原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楚辞祭祀

459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460 《齐桓晋文之事》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高中文言文游说仁政思想故事

* 关于古钟的诗词 描写古钟的诗词 带有古钟的诗词 包含古钟的古诗词(11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