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叩关的诗词(128首)

61 《次韵梁尉秦碑》 宋·莫济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
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

62 《法相寺可赋亭》 宋·吴时显

尘埃谁复识瞿野,高座风生玉麈谈。
露浥芙蓉心与净,香浮檐卜鼻先参。
杜陵托兴歌茅屋,山谷留情赋草庵。
试叩禅关闻密语,前三三与后三三。

63 《净土寺追和东坡韵》 宋·杨栋

令君督来期,书邮日旁午。
世事不足论,清游乃先务。
朝朝叩禅关,复此得净字。
浅斜琥珀浓,细嚼银丝缕。

64 《海边僧寺绝笔》 宋·诸葛梦宇

孤臣垂死愈心伤,卷土重来岂望还。
万里海涛鸣战鼓,千年灵气结浮山。
鱼龙亦解齐殊类,犬马谁教到此间。
留得御风魂不散,直须号哭叩天关。

65 《庚子正月吴子往见过同访高存之于漆湖》 明·归子慕

令节思故人,流光惧蹉跎。
心在隰桑篇,三复当如何。
忽闻叩门声,良友远见过。
携我访同志,诘朝鼓轻艖。

66 《袁抑之黄门防秋师还》 明·皇甫冲

秋风瑟瑟吹旌竿,廷臣护军西出关。
满饮卮酒谢知己,擒戎只在笑谈间。
忆昔胡马辽阳入,长屯短戍无完壁。
烽火夜照蓬莱宫,黎民半死长安陌。

67 《癸卯闰三月十九日奉旨代祠宝公遇环中子于山》 明·陶安

不出圆悟关,已入清净境。
长松闭虚岩,阒坐吊孤影。
我行宝珠林,闻君万缘屏。
意将叩玄奥,未敢辄呼警。

68 《东山顾命歌》 明·香严和尚

金陵有个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纲纪。
不逢良女唤回头,几乎埋没红尘里。
叹浮生,只如此,参访明师求直指。
见说传灯录上人,志气冲天奋然起。

69 《寓赠海虞钱受之宗伯》 明·于嘉

鸾翮归栖海峤云,吉占无事叩灵氛。
昔年对我谈三史,今日容人咏五君。
那得告缗牵蠹册,讵宜上变及空文。
时清不问东山卧,政属关河羽檄纷。

70 《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宋·苏轼

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屐响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鈜落门关,缥缈入石如飞烟。

71 《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宋·苏轼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

72 《江月五首(并引)》 宋·苏轼

岭南气候不常。
吾尝云: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须以日月为断也。
今岁九月,残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迟。
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

73 《将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 宋·王安石

丹阳太守意如何,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後,收心奉道五旬余。
回寻灵药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用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仙居。

74 《估玉》 宋·王安石

潼关西山古蓝田,有气郁郁高拄天。
雄虹雌霓相结缠,昼夜不散非云烟。
秦人挟斤上其巅,视气所出深鑱镌。
得物盈尺方且坚,以斤试叩声泠然。

75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 宋·陆游

将军胸中备文武,铁马黄旗玉关路。
羌胡可灭心自知,富贵有命才可与。
夺官置之三硖中,空山猿鸟同朝暮。
道逢奇士握手谈,明日家人不知处。

76 《闲中偶咏》 宋·陆游

举世纷纷名利间,天公偏赋此身闲。
尘衣濯罢沧浪水,茅舍归来会计山。
邻舍擎盘分麦饭,野人曳杖叩柴关。
酒逋诗债何时了,未死何妨且旋还。

77 《登高》 宋·张耒

怀不展兮居无聊,默谇语兮浩长谣。
写我心兮登彼高,陟万仞兮扪九霄。
命清风兮披浮云,瞰四荒兮视天垠。
大海荡潏兮潜龙鲲,吐吞日月兮制明昏。

78 《云门山图》 元·王冕

十年不到云门寺,忽见若耶溪上山。
落叶不随流水去,长松只在白云间。
当年王谢已寂寞,终古林泉更往还。
所喜二灵多道气,扶藜时复叩紫关。

79 《酬净照大师说》 宋·欧阳修

佛说吾不学,劳师忽款关。
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
意淡宜松鹤,诗清叩佩环。
林泉苟有趣,何必市廛间。

80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 宋·范仲淹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更從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

* 关于叩关的诗词 描写叩关的诗词 带有叩关的诗词 包含叩关的古诗词(1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