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识的诗词(391首)

81 《咏史下·刘弘》 宋·陈普

三纲政自诛辛冉,二盗清由识士行。
江左百年半天下,曾知开辟是新城。

82 《咏史下·卢怀慎》 宋·陈普

菜耳杯盘冷似水,开元天下缓如春。
唐人不识调羹手,把作姚崇伴食人。

83 《乙巳三月十五日监察御史王东溪节宿戒方回万》 宋·方回

年年时节美春三,谁识湖山绿似蓝。
万户栋梁双语燕,千村桑柘两眠蚕。
鼓钟下竺寺连上,香火北高峰胜南。
除却咸平处士外,何人更此筑吟庵。

84 《乙巳三月十五日监察御史王东溪节宿戒方回万》 宋·方回

休兵三十有余龄,铁马曾来似不曾。
寒士喜从贤御史,閒人许识老名僧。
画船处处歌春雪,厦屋遥遥贮腊冰。
保得西湖如此好,心知明首遇良肱。

85 《和史魏公荔枝韵》 宋·释宝昙

炎州草木诚可怜,荔枝六月生蛮烟。
瞿聃不出盛明世,星斗一粲黄昏天。
憧憧翠盖下平地,井井绛帻罗群仙。
囊封白玉倍晶莹,手挹甘露加清圆。

86 《上刘左史二首》 宋·释宝昙

不为穷愁始著书,一灯今与影同孤。
从公亟欲问奇字,随世无因识故吾。
赖有霜钟当北道,不应璧月自西湖。
举头更觉天人近,环佩声中试一呼。

87 《送史同叔赴宫教》 宋·释宝昙

便催绛帐入王扉,肯落先公第二机。
一鹗未尝凭荐口,诸生今始识抠衣。
宽如北海何妨醉,清似西湖不解肥。
但得家声振金玉,万钉何必问腰围。

88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宋·释绍嵩

不随桃李待春回,不待商量细细开。
要识此花奇绝处,月明溪影乱毡毸。

89 《缘识》 宋·宋太宗

终日穷经史,思惟事转深。
公忠怀士意,是理好相录。
聪慧玄高鉴,回邪枉用心。
从容闲岁月,学古便知今。

90 《缘识》 宋·宋太宗

逍遥能自在,大道亦何去何殊。
澹薄随情遣,优游静恶除。
春生凡作则,秋谢遍悲疏。
利益玄穹鉴,公平信史书。

91 《缘识》 宋·宋太宗

君子怀幽趣,谦恭礼乐才。
经心皆识见,书史尽通该。
有德馨还远,清虚道亦开。
先生宜法则,宿习自将来。

92 《次韵王侍御题诗史堂》 宋·喻良能

欲识当年泣鬼神,诗皆绢妇与虀辛。
洗空千古无凡马,称到於今有几人。
肯与齐梁充后乘,只应苏李是前身。
丰碑更著最佳处,传示宜过一万春。

93 《宾之初筵》 先秦·佚名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笾豆有楚,殽核维旅。
酒既和旨,饮酒孔偕。
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诗经写酒宴会

94 《答王无功问故园》 唐·朱仲晦

我从铜州来,见子上京客。
问我故乡事,慰子羁旅色。
子问我所知,我对子应识。
朋游总强健,童稚各长成。

95 《长安古意》 唐·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咏史怀古

96 《西征军行遇风》 唐·崔融1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
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
马烦莫敢进,人急未遑食。
草木春更悲,天景昼相匿。

97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唐·骆宾王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
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98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99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唐·骆宾王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100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未及报而陈子云亡今追…贻平昔游旧》 唐·卢藏用

暮川罕停波,朝云无留色。
故人琴与诗,可存不可识。
识心尚可亲,琴诗非故人。
鸣皋初梦赵,蜀国已悲陈。

* 关于史识的诗词 描写史识的诗词 带有史识的诗词 包含史识的古诗词(3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