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正的诗词(1040首)

661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 宋·林逋

山壑气相合,旦暮生秋阴。
松门韵虚籁,铮若鸣瑶琴。
举目群状动,倾耳百虑沉。
按部既优游,时此振衣襟。

662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匠》 宋·林逋

诗流有匠手,万象片心通。
山落分题月,花摇刻句风。
劳形忘底滞,巧思出樊笼。
唐律如删正,斯人合立功。

663 《水调歌头·人道孰为大》 宋·无名氏

人道孰为大,尚小易咸常。
厥初皇极中建,扶世有三纲。
仁义阴阳道立,父母乾坤位正,六子发辉光。
一日不容缓,此意久弥昌。

664 《水调歌头·学易喜加数》 宋·无名氏

学易喜加数,富贵正当年。
谁识晚成大器,信道古来然。
莫叹无闻不足,官政从今艾服,知命自由天。
恰合买臣愿,好著祖生鞭。

665 《沁园春·柳眼偷金》 宋·无名氏

柳眼偷金,梅肌晕玉,春信已催。
正浅寒天气,嫩晴日色,雨收巫峡,烟卷蓬莱。
青鸟衔音,彩鸾迎驾,白昼传呼王母来。
屏帏里,看合欢杯尽,连理花开。

666 《贺新郎·喜动神仙屋》 宋·无名氏

喜动神仙屋。
正三秋、长空月满,又逾一宿。
传道垂弧当此日,缘是蓝田生玉。
更子舍、新归婉淑。

667 《喜迁莺·生贤时协》 宋·无名氏

生贤时协。
正炎官直午,日周三浃。
门左垂弧,眉间喜色,尽道降神嵩岳。
百里葱葱和气,总向蓝田会合。

668 《喜迁莺·莫寻玄妙》 宋·无名氏

莫寻玄妙。
我分明说破,修行关窍。
战睡敌魔,忘情绝念,此是圣贤正教。
饮食则定除疑,每日勤修觉照。

669 《木兰花/玉楼春》 宋·无名氏

晓烟生绿树,听叶底、数声莺。
正节届清明,蓂开七荚,梦叶长庚。
桥门旧时冠带,念短檠、读尽夜深灯。
文价乾坤推重,世紏父子同登。

670 《六州》 宋·无名氏

良夜永,玉漏正迟迟。
丹禁肃,周庐列,羽卫绕皇闱。
严鼓动,画角声齐。
金管飘雅韵,远逐轻颸。

671 《十二时/忆少年》 宋·无名氏

嘉亨运,璇历均调。
光烈遇唐尧。
珍图缘错,垂锡乾霄。
封岱顺车杓。

672 《八宝妆·是舍人才调》 宋·无名氏

是舍人才调,犹采茅、紫芝峰。
有列宿心胸,清辞太白,雅趣元龙。
从他暂、无毡官冷,怡然怀抱自从容。
枫陛荐章吻合,金闺仙籍名通。

673 《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 宋·梅尧臣

我世本儒术,所谈圣人篇。
圣篇辟乎道,信谓天地根。
众贤发蕴奥,授业称专门。
传笺与注解,璨璨今犹存。

674 《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 宋·梅尧臣

大庾岭边无腊雪,惟有梅花与明月。
月光如水来向人,太守得闲杯耳热。
吹香入酒望梁宋,正是苦寒绵可折。
亦当念君君行南,南方无冰地不裂。

675 《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宋·梅尧臣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
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676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 宋·梅尧臣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发愤搜岐阳。
我车我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张。
舫舟又渔缚鱮鲂,何以贯之维柳杨。
从官执笔言成辛,书在鼓腰镌刻臧。

677 《送侯寺丞知巩县》 宋·梅尧臣

伊洛合河流,正临归巩路。
崖壁人畏崩,芹泥岸长固。
山回邑郭见,马入云烟暮。
宰兹虽所淹,况与乡党附。

678 《送建州通判沈太博》 宋·梅尧臣

昔闻醉翁吟,是沈夫子所作。
今听醉翁吟,是沈夫子所弹。
声如冰凘下石滩,嚼啮碎玉遶齿寒。
四坐整衣容色端,醉翁虽醉无慢官。

679 《依韵和春日偶书》 宋·梅尧臣

瓮面春醅压嫩蓝,盘中鹅{上炙下肉}亦肥甘。
正宜醉梦轻为蝶,苦怕酬诗密似蚕。
病起羊公方隐几,归来陶令只乘篮。
河堤古木欣欣暗,野水新秧拍拍渰。

680 《和永叔内翰》 宋·梅尧臣

来时擘茧正探官,走马传宣夹路看。
便鏁青春辞上合,徒知白日近长安。
思归有梦同谁说,强意题诗只见宽。
犹喜共量天下士,亦胜东野亦胜韩。

* 关于合正的诗词 描写合正的诗词 带有合正的诗词 包含合正的古诗词(10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