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登的诗词(225首)

41 《次韵徽州胡推官旅中遇雪且约同登雨花台三首》 宋·周必大

天女来参彼上人,逆知君动雨花心。
故令六出缤纷下,免使荒台更重临。

42 《伯矩同登牛头》 宋·洪咨夔

两翼城包险,三分寺占奇。
市嚣芳草隔,古意落花知。
岁熟人情乐,时清物态熙。
江山输眼底,尽是太平诗。

43 《连日大雪以疾作不出闻苏公与德麟同登女郎台》 宋·陈师道

掠地冲风敌万人,蔽天密雪几微尘。
漫山塞壑疑无地,投隙穿帷巧致身。
晚积读书今已老,闭门高卧不缘贫。
遥知更上湖边寺,一笑潜回万室春。

44 《陪梁大谏察院同登蒋山》 宋·吴芾

山如屏障阜如钟,中有巍巍古梵宫。
六代兴王俱扫迹,一僧遗堪尚摩空。
万松雪类长波挂,八水源从异域通。
家在天台最深处,见山不忆故山中。

45 《陪梁大谏陈察院同登蒋山》 宋·吴芾

尽室斋心谒梵宫,愿求一语卜穷通。
老夫只欲归田去,懒把前程问志公。

46 《和吴侍郎微雨中与一二亲友同登香山石楼》 宋·宋庠

伊濑鸣秋麓,香楼隔雨溪。
天形林罅出,山脊雾中迷。
岸峻灵龛密,沙平野路低。
只应观佛土,物物便堪齐。

47 《吴兄文参议同登金陵凤皇台醉作》 宋·戴表元

百年访古此徘徊,更上山椒扫草莱。
一脔地腴胡马瞰,数围天险化龙开。
时闻营籍传谣曲,谁见祥宫离劫灰。
李白不生王谢歇,西风日落凤皇台。

48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宋·方回

明年公七十,我老眉亦厖。
一会岂易得,招呼酒盈缸。
慷慨上高城,恻怆临大江。
雪水倾蜀峡,烟树连淮邦。

49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宋·方回

契阔几何时,六闰过如矢。
九岁十岁儿,婚宴见孙矣。
皂隶忽鼎贵,王侯或横死。
前辈亡典刑,后生荡廉耻。

50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宋·方回

清湍严子滩,僻坞任公寺。
荒凉茅屋居,蹇浅石田莳。
危踪璧偶完,暮景驾已税。
閒门幸常关,奥帙尚多味。

51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宋·方回

覆却罔攸测,理乱非所任。
兀兀兔株意,哀哀莺谷音。
识骥伯乐眼,放麑西巴心。
怀惠在夙昔,观过匪斯今。

52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宋·方回

兄事一纪长,矩度窃愿学。
智圆饱涉难,仁静耐处约。
厌事晚微聩,休官老深乐。
远追邴尚踪,高谢耿邓略。

53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宋·方回

恭惟天所赋,知命良独难。
度索侈琛玩,蒸乳甘珍餐。
小迷积巨悔,近逸生遐患。
寡疾骨健寿,少营神閒安。

54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宋·方回

玄理本甚察,悟见独何鲜。
请看小丙子,跪拜彩衣展。
荻芽荐鮓脯,缓醉味岂浅。
鞭辔惯驰奔,戈铠觊息偃。

55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 宋·方回

垂垂三径晚香开,二妙端能为我来。
老瓦尚堪沽浊酒,破鞋何惜上高台。
十年心事霜髯短,万□秋声画角哀。
海内诗人有公等,悬崖待与斸苍苔。

56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 宋·方回

两公诗思欲飞扬,颇似繁台俯大梁。
潇洒道装衣袖阔,昂藏寿相耳毫长。
持身未惯全随俗,玩世何嫌略放狂。
我有平生八叉手,兴来举酒尚洋洋。

57 《次韵签判同登介亭》 宋·苏颂

纷纷尘事厌烦冥,何处能令爽气生。
簿领欲迷头不举,烟霞才望眼偏明。
门临沧海千重险,地压高丘一再成。
若论三山方外境,须将此地拟浮瀛。

58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逖齐王…登楼赋》 唐·李璟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
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势还同舞势斜。
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59 《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 唐·骆宾王

丽谯通四望,繁忧起万端。
绮疏低晚魄,镂槛肃初寒。
白云乡思远,黄图归路难。
唯馀西向笑,暂似当长安。

60 《初秋登王司马楼宴得同字》 唐·骆宾王

展骥端居暇,登龙喜宴同。
缔赏三清满,承欢六义通。
野晦寒阴积,潭虚夕照空。
顾惭非梦鸟,滥此厕雕虫。

* 关于同登的诗词 描写同登的诗词 带有同登的诗词 包含同登的古诗词(2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