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道者的诗词(700首)

621 《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宋·梅尧臣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
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622 《记岁》 宋·梅尧臣

买臣四十八,犹苦行负薪。
我免以樵给,贫居年与均。
道上不讴歌,妻亦无恚嗔。
三者固异彼,异同双朱轮。

623 《和徐常丞洪秘监倡和四首》 宋·刘克庄

纷纷博局迭赢输,孰是真儒孰盗儒。
履道宅佳多辇石,辋川亭巧恰临湖。
可无诗唤刘郎和,偶有钱同郑老沽。
却笑吴儿拚命者,潮头如屋靠腰壶。

624 《答束徽之索诗》 宋·王令

世味久已谙,多恶竟少好。
惟诗素所嗜,决切欲深造。
人安己不休,众耻我独冒。
有如獭行迹,欲改复自蹈。

625 《对月忆满子权》 宋·王令

长风掠海来,吹月散百链。
青天豁四碧,云霭不容缘。
窗轩飒先秋,露气入簟扇。
宽庭生夜凉,蚊口不得擅。

626 《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未能也得曹沪南壬午冬留》 宋·洪咨夔

窈深青城路,逢仙不知名。
悠然拾瑶草,天风飐双缨。
进予语之道,诚者非思诚。
谷神以虚应,万物同一灵。
是谓众妙门,古今未尝扃。

627 《和黎德升赠别》 宋·洪咨夔

朱弦无繁声,大羹有至味。
人惟不苟同,终亦不苟异。
咸戒咸其腓,贲取贲其趾。
出处进退间,当思古人齿,

628 《元日过浦城西阳岭》 宋·蔡襄

逝者东流水,情知无却回。
迟留曾到处,嗟古不同来。
谁道新年好风物,忍将泪眼向春开。

629 《六得吟》 宋·邵雍

眼能识得,耳能听得,口能道得,手能做得,身能行得,心能放得。
六者尽能,与天同德。
饮食起居,出处语默。
不止省心,又更省力。

630 《赠王顺之歌》 宋·晁补之

王郎见若不胜衣,眇然儒者未有奇。
我知王郎有奇处,议论涛海拏蛟螭。
由周而来逮五季,故事本朝能尽知。
不惟知之业有用,斟酌成败中无疑。

631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巽堂》 宋·苏辙

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
日出红尘生,不见青山色。
峰峦未尝改,往意自奔迫。
谁言幽堂居,近在使者宅。

632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四巽堂》 宋·苏辙

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
日出红尘生,不见青山色。
峰峦未尝改,往意自奔迫。
谁言幽堂居,近在使者宅。

633 《和王衢见寄》 宋·魏野

久向东郊住,渐同麋鹿情。
游山岐路熟,见客礼仪生。
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转轻。
身犹为外物,诗亦是虚名。

634 《过彭泽》 宋·曾巩

渊明昔抱道,为贫仕兹邑。
幡然复谢去,肯受一官絷。
予观长者忧,慷慨在遗集。
岂同孤蒙人,剪剪慕原隰。
遭时乃肥遯,兹理固可执。
独有田庐归,嗟我未能及。

635 《徐大著挽诗二首》 宋·刘子翚

方同倾盖乐,遽起绝弦悲。
道向清朝屈,心惟静者知。
阻修绵酒奠,谁序锦囊诗。
宣室空思贾,凄凉又一时。

636 《闻筝作》 宋·刘子翚

月高夜鸣筝,声从绮窗来。
随风更迢递,萦云暂徘徊。
余音若可玩,繁弦互相催。
不见理筝人,遥知心所怀。

637 《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 明·刘基

我昔住在南山头,连山下带清溪幽。
山巅出泉宜种稻,绕屋尽是良田畴。
家家种田耻商贩,有足懒踏县与州。
西风八月淋潦尽,稻穗崿比无蝗蟊。

638 《为启初门和尚题山水图》 明·刘基

天下名山随处有,画图流传亦良久。
祗园道人展横幅,观者称夸同一口。
苍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怀之不盈手。
巨灵惊呼盘古怒,地轴坱圠昆仑剖。

639 《崔象之过西轩以诗见贶依韵答赋》 宋·韩维

春阳入我圃,窗户弄喧景。
幽池明可鉴,翠竹列如屏。
折枯呈紫茎,掊坟见红颖。
端居阅时序,人事谢参省。

640 《送太素南游》 宋·韩维

戕性伤生俗所同,人间今见百年翁。
无稽不学公超雾,有待犹嗤御寇风。
心到灵源千虑息,气随真火百骸通。
临觞不用嗟离阔,达者相忘道术中。

* 关于同道者的诗词 描写同道者的诗词 带有同道者的诗词 包含同道者的古诗词(7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