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手里的诗词(419首)

321 《颂古七首·南泉示众云文殊起佛见法见贬向二》 宋·释慧勤

彩云影里仙人现,手把红罗扇遮面。
无人著眼看仙人,却看随后红罗扇。

322 《偈颂二十九首》 宋·释云

参禅人,莫造作。
拟心即差,动念即错。
大乘小乘,钱贯井索。
前三后三,佛手驴脚。
开眼也著,合眼也著。
拟向这里承当,鼻孔依前失却。

323 《赠王君用求画小屏》 宋·卫博

先生本是谈天口,云梦胸中吞八九。
一丘一壑未忘情,得之於心应之手。
分裂玄圃翻萧湘,鬼神夜泣蛟龙藏。
兴来八极眇挥洒,陵夺万象归微茫。

324 《句》 宋·杨存

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325 《题三高祠》 宋·杨友夔

长桥度已尽,有亭枕江湄。
常时闭共门,为问居者谁。
范蠡其明哲,功成学鸱珍。
烟波五湖上,风月一西施。

326 《资水桥》 宋·张方

二里桥头车马行,灵龟背后玉龙横。
涨泷往日惊河伯,砥柱千年要石兄。
资水右旋江会合,天台西直卦文明。
吾心怵惕便施手,事所当为无问名。

327 《送杜靖国知连州》 宋·郑侠

杜氏世德光无前,声华行实相辉鲜。
蒉之职也在刀匕,亲举罚爵平公筵。
预之闻见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诗为郡守称杜母,南阳之人今尚传。

328 《水调歌头 和韵送公》 元·李孝光

酒酣肝胆露,把手共高歌。
中年底用离别,作恶渐应多。
春尽江头苦雨,日暮风沙万里,重俯大江沱。
行李几时发,别意满琵琶。

329 《将归龙门留别冶城诸游好》 明·高棅

海水与别意,相看更谁深。
长风向东来,吹我东归心。
怅然旧山云,苍茫远洲树。
一雁飞晴空,翩翩又东去。

330 《白云楼歌三叠》 明·顾德辉

白云深,白云深,高楼结在云中心。
楼中之人白云友,日日醉卧梨花阴。
大笑白衣对户牖,肘后黄金大于斗。
草间逐兔纵得之,九鼎热油烹走狗。

331 《秋云篇赠别郭东皋》 明·林世璧

云气亘四时,未觉萦怀抱。
如何才及秋,黯黯满苍昊。
梧桐一叶从风起,萧飒秋声已盈耳。
秋云片片更堪怜,遥逐秋风度秋水。

332 《赋得涿鹿送丘伯纯还姑苏》 明·刘溥

平生爱访古,走马游四方。
金台南去百余里,乃是涿鹿古战场。
轩辕骑龙上天去,鼎湖何处秋茫茫。
蚩尤死后几千载,青山蜿蜒至今在。

333 《题赵希远画蟠松玉兔图子昂赵公鉴记》 明·梦观法师

天水王孙重毫素,爱写蟠根万年树。
上有徂徕五色云,下有中山双白兔。
清阴散作秋满林,咫尺高堂起烟雾。
丹桂吹香野菊黄,玉叶金枝乱无数。

334 《玄潭古剑歌》 明·苏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过,闻有古剑留岩阿。
欲观踌躇复不敢,只恐开匣踊跃翻沧波。
此时解后都城里,玉质珠辉那得比。
玄灵外护朱草茎,赤日天中涌湖水。

335 《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明·孙蕡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
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336 《过梅花室》 明·王绂

我曾泊棹西湖滨,千树万树梅花春。
孤山月照一篷雪,十里湖光如烂银。
兴豪对客酣清宴,达旦赓吟骋雄健。
灯前索纸呵手题,霜兔鏦锵冰满砚。

337 《南旺挑河行》 明·谢肇淛

堤遥遥,河弥弥,分水祠前卒如蚁。
鹑衣短发行且僵,尽是六郡良家子。
浅水没足泥没骭,五更疾作至夜半。
夜半西风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断。

338 《送贾讷倅眉二首》 宋·苏轼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袴,使君先已洗樽罍。
(李大夫,眉之贤守也。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

339 《次韵答邦直子由四首》 宋·苏轼

簿书颠倒梦魂间,知我疏慵肯见原。
闲作闭门僧舍冷,病闻吹枕海涛喧。
忘怀杯酒逢人共,引睡文书信手翻。
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瞋我却须吞。

340 《次韵王滁州见寄》 宋·苏轼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农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与元之,坎轲一生遭口语。
两翁当年鬓未丝,玉堂挥翰手如飞。
教得滁人解吟咏,至今里巷嘲轻肥。

* 关于后手里的诗词 描写后手里的诗词 带有后手里的诗词 包含后手里的古诗词(4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