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行的诗词(132首)

41 《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 宋·程公许

厚德最耐看,士当论志远。
沄沄物归根,混混泉有本。
眼明长庚晓,心知岁华晚。
后生须榘获,所愿加餐饭。

42 《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 宋·程公许

鹿门忆庞公,栗里怀靖节。
我尝评斯人,用则同稷契。
空谷倚逍的,风尘俱骚屑。
明发耿不寐,长歌弥激烈。

43 《行香子 暮抵应城宿县齐后园》 元·宋*

槲叶风乾。
柏叶霜殷。
浅坡陀、路径回环。
喜投公馆,暂卸征鞍。

44 《行香子 暮抵应城宿县齐后园》 元·宋*

槲叶风乾。
柏叶霜殷。
浅坡陀、路径回环。
喜投公馆,暂卸征鞍。

45 《雨后晚行》 元·何中

栖鸟黄昏后,归牛苍莽间。
水明疑有月,烟淡欲无山。
幽谷元非隐,高人自喜闲。
徘徊不能去,莎碧更荒湾。

46 《后湖行(黄册贮湖洲中民部领之)》 明·文翔凤

日中有琼池,月下有蕊渊。
其精堕为朱雀玄武之二水,钟陵疑即须弥巅。
遂就前湖作殿阙,五风摄处驻行天,沧溟操筑又桑田。
自是水轮扶地轴,不比羲仲御虞泉。

47 《曲江独行 自此后在翰林时作·》 唐·白居易

独来独去何人识?厩马朝衣野客心。
闲爱无风水边坐,杨花不动树阴阴。

48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苏轼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
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
(臣尝于经筵论奏仁宗皇帝谥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则民畏而不爱;仁而不明,则民爱而不畏。
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几于仁宗也。

49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 宋·苏轼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
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
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
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50 《后催租行》 宋·范成大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51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秦观

东朝制诏九年称,烈武功高後世兴。
坐举不周天柱正,亲扶阳谷日车升。
班行尚想延和殿,羽卫俄趋永厚陵。
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

52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秦观

保扶明主自春宫,万国升平出至公。
顾命一时聊共政,思齐千古遂同风。
外家恩数仍长信,原庙蒸尝即治隆。
欲叙圣功歌挽者,乾坤难入画图中。

53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秋天

54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宋·司马光

野菊荒无数,班班初见花。
径须求一醉,度遣问东家。

55 《陈景升顷遗余化度寺碑甚佳阙后三行归自龙溪》 宋·刘克庄

端平曾叹阙三行,淳祐重来为补亡。
收拾一碑劳十载,此生凡事不须忙。

56 《太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周必大

瑞应兴沙麓,祥源发狶韦。
东朝方母育,沧海倏尘飞。
蟾蝉冰轮影,鳌翻地轴机。
宸心怀慕处,箧有五时衣。

57 《太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周必大

妫汭芳声远,思齐圣德优。
湘妃初从舜,文母晚兴周。
养弃慈宁乐,神同永佑游。
凤车青羽盖,忍望浙江舟。

58 《同前太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周必大

得道西王母,思齐古太任。
仙游归少广,人世失徽音。
阆苑桃空熟,稽山柏自森。
天心知舜孝,寒日惨多阴。

59 《同前太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周必大

忆昨登中寿,梅觞庆九重。
回春方昼永,月掩遽云浓。
钟鼓沈长乐,蚕桑罢濯龙。
宣仁遗懿在,定谥独追踪。

60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宋·洪咨夔

溪流转处两三家,落落疏林浅浅沙。
可是小春风物早,檐头一束杜鹃花。

* 关于后行的诗词 描写后行的诗词 带有后行的诗词 包含后行的古诗词(1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