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风露的诗词(447首)

41 《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唐·吕温

高眠日出始开门,竹径旁通到后园。
陶亮横琴空有意,任棠置水竟无言。
松窗宿翠含风薄,槿援朝花带露繁。
山郡本来车马少,更容相访莫辞喧。

42 《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唐·吕温

高眠日出始开门,竹径旁通到后园。
陶亮横琴空有意,任棠置水竟无言。
松窗宿翠含风薄,槿援朝花带露繁。
山郡本来车马少,更容相访莫辞喧。

冬天思乡

43 《玉泉道中作》 唐·元稹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
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
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

写景边塞追忆怀才不遇

44 《新楼诗二十首·海榴亭(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 唐·李绅

海榴亭早开繁蕊,光照晴霞破碧烟。
高近紫霄疑菡萏,迥依江月半婵娟。
怀芳不作翻风艳,别萼犹含泣露妍。
摇落旧丛云水隔,不堪行坐数流年。

45 《新楼诗二十首·重台莲》 唐·李绅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菂重。
游女汉皋争笑脸,
二妃湘浦并愁容。
自含秋露贞姿结,不竞春妖冶态秾。
终恐玉京仙子识,却将归种碧池峰。

写景

46 《摇落》 唐·李商隐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
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
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
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47 《风不鸣条(一作舒元舆)》 唐·黄颇

五纬起祥飙,无声瑞圣朝。
稍开含露蕊,才转惹烟条。
密叶应潜变,低枝几暗摇。
林间莺欲啭,花下蝶微飘。
初满沿堤草,因生逐水苗。
太平无一事,天外奏虞韶。

48 《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唐·曹松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
乱结罗纹照襟袖,别含琼露爽咽喉。
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49 《登甘露寺北望》 唐·徐铉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
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
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
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

50 《题南平后园牡丹》 唐·齐己

暖披烟艳照西园,翠幄朱栏护列仙。
玉帐笙歌留尽日,瑶台伴侣待归天。
香多觉受风光剩,红重知含雨露偏。
上客分明记开处,明年开更胜今年。

51 《咏白莲》 唐·皮日休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
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嚬效半开时。
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

52 《醉花阴(和江宣德醉红妆词)》 宋·沈蔚

微含清露真珠滴。
怯晓寒脉脉。
秉烛倚雕栏,今日尊前,尽是多情客。
从来应与春相得。
有动人标格。
半笑倚春风,醉脸生红,不是胭脂色。

53 《水调歌头》 宋·王质

草蔓已多露,松竹总含风。
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
时见渔灯三两,知在谁家浦溆,星斗烂垂空。
万有付一扫,人世等天宫。

54 《摸鱼儿(送邵瓜坡赴含山尉,且坚后约)》 宋·张榘

正挑灯、共听檐雨,问谁催动行色。
风前千点离亭恨,惟有落梅知得。
王谢宅。
记前度斜阳,燕子曾相识。

55 《甘露寺多景楼》 宋·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56 《蝉》 宋·丁谓

齐女幽忧后,幽时兴咏中。
晓寒初饮露,夕燥正含风。
翼若裁绡薄,心如鼓橐空。
貂冠如见用,清白励王公。

57 《寄题张秀才此君亭》 宋·金君卿

群山四向盘青云,山足一径萦云根。
拂云截径敞轩槛,槛外百卉铺重茵。
矜春哆哆弄颜色,散漫红紫何纷纷。
主人养高不累俗,欲以清节遗子孙。

58 《含珠林》 宋·释鉴

风劲萧萧响,露滴个个圆。
坐看西山月,浑疑堕我前。

59 《杜鹃》 宋·宋肇

暖云无定半阴晴,茅屋纸窗深复明。
乔木参天竹千茎,巴山欲晓风露清。
杜鹃飞鸣绕江城,鱼复四月江水生。
林花落尽空含情,瀼瀼东西朝暮声。

60 《即事贻仪部皇甫员外》 明·蔡汝楠

三稔别知己,一言殊未申。
谁谓同京邑,犹复阻风神。
松云含夙露,花日映游尘。
西曹有嘉树,怅隔南宫春。

* 关于含风露的诗词 描写含风露的诗词 带有含风露的诗词 包含含风露的古诗词(4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