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用的诗词(824首)

561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 宋·梅尧臣

去年龙母沐,今年龙妇浴。
民何竞相传,讹言初愿戮。
沐水不湿缨,浴波吞目睛。
连岁果为患,准度非人情。

562 《依韵和丁元珍见寄》 宋·梅尧臣

我从江南来,挂席江上正。
轻舟自行速,不与风力竞。
乃省少时学,强勉无佳兴。
初如弄机杼,未解布丝经。

563 《次韵和宋中道再寄》 宋·梅尧臣

鸿鴈北来声甚悲,黄昏野雀相并枝。
是时静默月色淡,摵摵风草摇枯衰。
夜深扣门兵卒至,八行文字曾无奇。
书尾又看诗两纸,若逢饮食充渴饥。

564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 宋·梅尧臣

良骥不必大,腾羁已超迈。
良弓不待寒,调弦自劲快。
宣城古大邑,听讼易聋聩。
君能抉其塞,宰与民共赖。

565 《送朱表臣职方提举运盐》 宋·梅尧臣

蜃灶煮溟渤,航咸播楚越。
官榷利言盈,盗贩弊相汨。
连艘以转致,搅灰或沉没。
虽使日鞭黥,未易穷奸窟。

566 《因目痛有作》 宋·梅尧臣

已为贫孟郊,拚作瞎张籍。
诗句但口吟,世事不眼历。
既能分好恶,难用变青白。
读书听吾儿,且未废朝夕。

567 《杜挺之新得知州将出京遗予薪刍豆》 宋·梅尧臣

鲁公马病不可出,陶令言拙徒扣门。
举家食粥焉用怪,但愿漉酒巾常存。
长安侏儒胜方朔,水边潭母哀王孙。
王孙功名立四极,方朔诙谈干至尊。

568 《姑苏杂咏 天平山》 明·高启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
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
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
阳崖树冬荣,阴谷泉下冻。

569 《姑苏杂咏 阳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明·高启

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
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
又见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
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570 《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 明·高启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
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
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嵒。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

571 《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明·高启

青帝行春气初播,云沍余阴苦难破。
江头碧草生未长,战马寒嘶龁残莝。
炊烟泠落雨中湿,邻屋时闻有啼饿。
我愁郁郁但欲眠,肯以案书勤自课。

572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 明·高启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闤听讲仁王。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
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

573 《感旧酬宋军咨见寄》 明·高启

我酒且缓倾,听君放歌行。
君歌意何苦,慷慨陈平生。
少为斗鸡儿,鲜裘夺春明。
走马出飞弹,撇捩夸身轻。

574 《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明·高启

前年吴门初解兵,君别故国当西行。
有司临门暮驱发,道路风雨啼孩婴。
仓皇不敢送出郭,执手暂立怀忧惊。
我时虽幸脱锋镝,乱后生事无堪营。

575 《自适》 宋·晁说之

避难三年百感生,众虽溷浊自澄清。
闲窥鸟雀往来势,静听儿童读诵声。
但道孤生元废业,莫言频数论平生。
大河今岁如为用,即看千官赴上京。

576 《不眠》 宋·晁说之

孤客危冠不得眠,清灯古像共安禅。
鬼神未用来听法,我自观心绝世缘。

577 《谪居感事》 宋·王禹偁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578 《再和》 宋·刘克庄

陌头侠少行歌呼,方演东晋谈西都。
哇淫奇响荡众志,澜翻辨吻矜群愚。
狙公加之章甫饰,鸠盘谬以脂粉涂。
荒唐夸父走弃杖,恍惚象罔行索珠。

579 《溪庵十首》 宋·刘克庄

曾结丝絇侍玉旒,暮年身世寄沧洲。
丑容讵得陪三阁,强项安能事五楼。
何用渡芦登彼岸,偶然斩草乐斯邱。
牧童窃听商歌起,此老胸中不著愁。

580 《和实之读邸报四首》 宋·刘克庄

一抨初骇听,双泪谩求哀。
极口诬贤者,甘心誉彼哉。
早知豺不食,安用鸩为媒。
试问高阳里,迎车几两来。

* 关于听用的诗词 描写听用的诗词 带有听用的诗词 包含听用的古诗词(8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