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端的诗词(481首)

101 《咏欧阳行周事》 唐·孟简

有客西北逐,驱马次太原。
太原有佳人,神艳照行云。
座上转横波,流光注夫君。
夫君意荡漾,即日相交欢。

102 《悲善才》 唐·李绅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
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103 《悲善才》 唐·李绅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
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104 《题侯仙亭》 唐·沈亚之

新创仙亭覆石坛,雕梁峻宇入云端。
岭北啸猿高枕听,湖南山色卷帘看。

105 《文祝延二阕》 唐·沈亚之

闽山之杭杭兮水堋堋,吞荒抱大兮香叠层。
腾气清浑兮朝昏,神生其中兮宅幽凝。
居如山兮惠如水,处端卓兮赴下而忘鄙。

106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悼亡

107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县闲居)》 唐·姚合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
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108 《听歌二首(前篇一作听刘端公田家歌,后篇作耿家歌)》 唐·张祜

儿郎漫说转喉轻,须待情来意自生。
只是眼前丝竹和,大家声里唱新声。
十二年前边塞行,坐中无语叹歌情。
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

109 《夜雨》 唐·杜牧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110 《望少华三首》 唐·杜牧

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
文字波中去不还,物情初与是非闲。
时名竟是无端事,羞对灵山道爱山。
眼看云鹤不相随,何况尘中事作为。
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

111 《赠巩畴》 唐·郑薰

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
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
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

112 《汉堤诗》 唐·卢肇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
洎入大郛,波端若铓。
触厚摧高,不知其防。

113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王仆射答华州周侍郎贺放榜作)》 唐·丁棱

公心独立副天心,三辖春闱冠古今。
兰署门生皆入室,莲峰太守别知音。
同升翰苑时名重,遍历朝端主意深。
新有受恩江海客,坐听朝夕继为霖。

114 《升平词十首(乐府作升平乐)》 唐·薛能

瑞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
远冈连圣祚,平地载神州。
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
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

115 《送陈商》 唐·贾岛

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
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
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

116 《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唐·陆龟蒙

吴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
微雨荡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踪欲探讨,灵物先瘵瘼。
飘然兰叶舟,旋倚烟霞泊。

117 《寄怀华阳道士》 唐·陆龟蒙

华阳门外五芝生,餐罢愁君入杳冥。
遥夜独栖还有梦,昔年相见便忘形。
为分科斗亲铅椠,与说蜉蝣坐竹棂。

118 《蔬食》 唐·陆龟蒙

孔融不要留残脍,庾悦无端吝子鹅。
香稻熟来秋菜嫩,伴僧餐了听云和。

119 《升天行》 唐·李咸用

堂堂削玉青蝇喧,寒鸦啄鼠愁飞鸾。
梳玄洗白逡巡间,兰言花笑俄衰残。
盘金束紫身属官,强仁小德终无端。

唐诗三百首山水托物寄情

120 《陈式水墨山水》 唐·方干

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
溪如冰后听,山似烧来看。
立意雪髯出,支颐烟汗干。
世间从尔后,应觉致名难。

* 关于听端的诗词 描写听端的诗词 带有听端的诗词 包含听端的古诗词(4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