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者的诗词(975首)

61 《出台复还洪都》 明·杨基

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
方忧触罗网,遽喜辞妖尘。
念此蓬藋姿,忽遘蹇与屯。
仓黄圜扉中,日夕与死邻。

62 《秋声》 宋·郑獬

蚯蚓如嘒管,逢时土中鸣。
秋蝉抱枝死,不敢鼓秋声。
听者何无厌,忽如鸣秦筝。
大雨漂九土,旷荡空太清。

63 《游惠山》 宋·张栻

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
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
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香。
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
兀坐正亭午,凉风度清阴。
於焉有深晤,三叹复微吟。

64 《和郑户部宝集丈室二首》 宋·陈师道

远游游则远,安心心已安。
茅茨更何事,一坐五年宽。
客来问法要,示以无所还。
勿云空生默,听者不胜言。

65 《挽李子和知县》 宋·李流谦

盘谷先生坛级尊,万夫操槊辄敛魂。
黄堂昼严绕华戟,往往群来客打门。
高谈错起风袭尘,醉眼相视月照樽。
归来拊掌此快士,外无圭角中甚浑。

66 《送叶路分》 宋·叶适

猺啾獠唧闻鸣琴,十指如玉无哀音。
应怜听者未洗耳,衡山高兮湘水深。
君今幅巾鵷鹭行,切勿着带貔虎傍。
软荷刺少离棹短,柝桐花多班露长。

67 《送宋常丞知阆州》 宋·魏了翁

十年痼丘壑,厌食青山薇。
不作时世妆,短褐怀明玑。
出门歌一曲,听者魂为飞。
方骑将军马,旋闯师氏闱。

68 《琵琶亭》 宋·周弼

萧萧枫林青,要出间椅槚。
尚思送行舟,系此木叶下。
云开星垂山,水荡月在野。
江空夜枨枨,泪复谁满把。

69 《酬邓山房尊师》 宋·仇远

山房閒伴白云栖,琴不须弹听者稀。
北道主人新拜号,西湖隐士旧传衣。
粤亡未合鸱夷去,蜀远难随杜宇归。
亦欲共君联石鼎,龙头豕腹怕相识。

70 《和宋师出示所送李大著诗》 宋·项安世

病中三复舍人篇,可但才工与调妍。
心在雩坛沂水上,思通归鸟岫云边。
自将铁石为傅授,不与风骚较袭沿。
听者座中谁最喜,丹邱道士舞如颠。

71 《赠陈符宝去非》 宋·张嵲

大雅久不作,此风日萧条。
纷纷世上见,啁啾乱鸣蜩。
唯公妙句法,字字陵风骚。
如鼓清庙弦,听者无淫滔。

72 《次韵莆大受琴中趣二首》 宋·郭印

人生饮天和,各抱无弦琴。
云何不自开,溺彼宫商音。
郑卫剧淫哇,听者返如林。
耳根一以荡,万劫迷真心。

73 《天乐歌》 宋·释文珦

鸟乐在深要,鱼乐在深渊。
人乐在深居,不深常致患。
吾居今已深,柴门草树间。
油然自成乐,其乐难具言。

74 《塞笛》 宋·释文珦

孤笛起寒洲,传声到暝楼。
吹人元不怨,听者自生愁。
万里家何所,三年戍未休。
此时霜月下,白却少年头。

75 《颂古一百首》 宋·释智愚

隔水何人歌竹枝,动人情思极幽微。
夜深转入单入调,月郎风高听者稀。

76 《题王德渊水西藁》 宋·舒岳祥

子有婉微句,藏之平淡间。
想子无愠色,熙熙发容颜。
吉人罕暴戾,详缓心自閒。
吾知子用意,欲拘陶韦还。

77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唐诗三百首音乐

78 《回军跛者》 唐·赵徵明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
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
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
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79 《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 唐·朱湾

若耶谿畔云门僧,夜闲燕坐听真乘。
莲花秘偈药草喻,二师身住口不住。
凿井求泉会到源,闭门避火终迷路。

80 《听歌》 唐·武元衡

月上重楼丝管秋,佳人夜唱古梁州。
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

* 关于听者的诗词 描写听者的诗词 带有听者的诗词 包含听者的古诗词(9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