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者的诗词(975首)

161 《清心镜 示当厨造面者》 元·马钰

造面人,听予属。
硬搓薄赶,挨刀细*。
烧锅灶不可迟迟,便频添火烛。
觉馨香,良久热。
甜淡调和,虚心实腹。
斋罢后、慎勿狂思,清本来

162 《春从天上来 承御韩氏者,祖母之 也,姿淑》 元·王恽

御。
事金宣宗天与二帝,历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宫。
明年壬辰,鉴辂乐巡,又明年国亡于蔡,韩遂谪石抹子昭,相与流寓许昌者余十年,大元至元三年,弟澍为汲令,自许迎致淇上者累月。
一日酒间,谈及宫掖故事,感念畴昔,如隔一世而梦钧天也,不觉泣下,予亦为之欷也。

163 《钱穆仲有高丽松扇馆中多得者以诗求之》 宋·孔武仲

巨鳌昂头鲸掉尾,东顾沧溟天接水。
钱公涉险如通渠,破帆一抹三千里。
岛夷之国远且偏,归来逢人语辄喜。
大荒茫茫最宜松,直从旷野连深宫。

164 《听琴行赠沈秀才》 宋·戴表元

君不见江南琴师海与聪,谁与传者梦溪公。
又不见醉翁诗中沈夫子,听水作琴琴谱起。
祗今人间何处无琴师,问渠端由渠未知。
钱塘东风万人裹,沈家还见奇男儿。

165 《听孙链师琴》 宋·方回

名画元不出画工,善书决不属书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孙郎,电眸冰齿霜髯张。
洒埽书室焚古香,信手为吾调宫商。

166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三曰菊为》 宋·方回

自性不随黄落去,始能为尔制颓龄。
涪翁具眼曾拈出,我为重吟换鬼听。

167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樊宏》 宋·林同

能损数百亏,不听债家偿。
要自父一语,铭心不敢忘。

168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顾悌》 宋·林同

地远隔亲面,惟凭一纸书。
句终辄应诸,进是听於无。

169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刘平》 宋·林同

弟类那容绝,吾雏听自生。
刘平端为母,伯道特沽名。

17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薛修》 宋·林同

邑令直微尔,争如相国荣。
可怜留母养,不忍听兄迎。

171 《减字木兰花 即席赠歌者夏奴》 宋·陆文圭

香肌玉润。
花前忽听流莺韵。
移步金莲。
斜转清眸踏舞筵。
因娇无力。
蜀锦缠头拚百尺。
安处奴乡。
且住容山过夏凉。

172 《庆元戊午临江劝驾多士凡由进士科进者皆预焉》 宋·彭龟年

太守兴贤隘九州,劝为之驾盛炎刘。
方今神圣四门癖,即日英雄一网收。
在藻久观鱣发发,食苹又听鹿呦呦。
来年候对春风仗,企首同趋晓月浮。

173 《送悟侍者参育王偃溪和尚》 宋·释绍昙

茂阴深处击寒冰,洗得娘生两耳清。
塞断不听呼小玉,顺风来听偃溪声。

174 《忠道者赞》 宋·释师范

听教一味瞌睡,参禅不入炉冶。
盗橘过於挥剑,骑虎稳如乘马。
伎俩元来个样生,几乎唤作忠道者。

175 《绍椿行者求颂》 宋·释印肃

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
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
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裹听莺啼。
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

176 《送胜禅者》 宋·释智愚

别我芝岩旧主情,松堂月冷露华清。
古桐高佩知保处,会听百滩流水声。

177 《珪禅者号石翁》 宋·释智愚

逃空劫外已苍然,玩水观山得几年。
闻说听经曾肯首,老来无力补青天。

178 《暮冬夜坐寄岫禅者》 宋·释重顯

碧落无片云,虚庭积深雪。
负舂还有谁,彻曙对孤月。
岩松影拂翠不断,瀑水声来听忽绝。
岫禅岫禅知也如未知,八面清风远远待时说。

179 《送澄禅者》 宋·释重顯

春色依依,袭尔原草。
春风浩浩,拂我窗牖。
念此分飞,赠无琼玖。
片片乱飘岩上梅,条条纵舞溪边柳。

180 《送文政禅者》 宋·释重顯

古有焦桐音,听寡不在弹。
古有阳春曲,和寡不在言。
言兮牙齿寒,未极离微根。
弹兮岁月阑,未尽升沉源。

* 关于听者的诗词 描写听者的诗词 带有听者的诗词 包含听者的古诗词(9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