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觉的诗词(746首)

241 《菩萨蛮(和彭舍人留别)》 宋·陈师道

喧喧车马西郊道。
临行更觉人情好。
住有一年情。
去留千载名。
离歌声欲尽。
只作常时听。
天上玉堂东。
阳春是梦中。

242 《月下笛(越调)》 宋·周邦彦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
谁知怨抑。
静倚官桥吹笛。
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

243 《月下笛(越调)》 宋·周邦彦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
谁知怨抑。
静倚官桥吹笛。
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

244 《蓦山溪》 宋·沈蔚

想伊不住。
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七夕节

245 《汉宫春》 宋·沈蔚

别酒初醒。
似一番梦觉,屈指堪惊。
犹疑送消寄息,遇著人听。
当初唤作,据眼前、略略看承。

女子孤独抒己

246 《定风波》 宋·葛胜仲

共喜新凉大火流。
一声水调听歌头。
况有修蛾兼粉领。
佳景。
谢公无不碍沧洲。
平昔短檠真大漫。
气岸。
老来都向酒杯收。
云水光中修禊事。
犹记。
转头不觉已三秋。

247 《沁园春》 宋·张继先

真一长存,太虚同体,妙门自开。
既混元初判,两仪布景,复还根本,全藉灵台。
浩气冲开,谷神滋化,渐觉神光空际来。
幽绝处,听龙吟虎啸,蓦地风雷。

248 《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宋·叶梦得

高柳萧萧,睡余已觉西风劲。
小窗人静。
淅沥生秋听。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
残云暝。
坠巾慵整。
独立芝兰径。

249 《喜迁莺·晓行》 宋·刘一止

晓光催角。
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
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
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

怀念妻子

250 《西江月》 宋·朱敦儒

琴上金星正照,砚中瞿鸟眼相青。
闲来自觉有精神。
心海风恬浪静。
且喜面前花好,更听林外莺新。
瓮头清辣洞庭春。
醉里徐行路稳。

251 《清平乐》 宋·朱敦儒

乱红深翠。
楼阁春风外。
胡蝶成团飞照水。
睡鸭无人惊起。
身闲更觉身轻。
酒壶歌扇随行。
芳草绿杨堤畔,一声初听啼莺。

252 《鼓笛令》 宋·朱敦儒

纸帐绸衾忒暖。
尽自由、横翻倒转。
睡觉西窗灯一笺。
恰听打、三更三点。
残梦不须深念。
这些个、光阴煞短。
解散缰绳休系绊。
把从前、一笔句断。

怀旧

253 《江梅引·忆江梅》 宋·洪皓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
众宾皆退,独留少款。
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
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

宋词精选咏物梅花爱国

254 《念奴娇》 宋·杨无咎

单于吹罢,望西山乞得,斜阳收脚。
素魄旋升,听桂子、风里时时飘落。
莹彻杯盘,冷侵毛发,浑不胜衣著。
天公有意,为人掀尽云暮。

255 《点绛唇(赵育才席上用东坡韵赠歌者)》 宋·杨无咎

小阁清幽,胆瓶高插梅千朵。
主宾欢坐。
不速还容我。
换羽移宫,绝唱谁能和。
伊知麽。
暂听些个。
已觉丝成裹。

宋词三百首记梦怀人

256 《浣溪沙》 宋·胡铨

匆匆春归没计遮。
百年都似散余霞。
持杯聊听浣溪沙。
但觉暗添双鬓雪,不知落尽一番花。
东风寒似夜来些。

怀旧思念哀怨

257 《渔父舞》 宋·史浩

不是神仙那得到。
万顷澄波舞镜鸾,千寻叠嶂环旌蚕。
光天圆玉夜长清,衬地湿红朝不扫。
宾主相逢欲尽欢,升平一曲渔家傲。

258 《朝中措(赠赵牧仲歌姬)》 宋·李石

绿杨庭院觉深沈。
曾听一莺吟。
今夜却成容易,双莲步步摇金。
歌声暂驻,颦眉又去,无计重寻。
应恨玉郎殢酒,教人守到更深。

259 《迷神引》 宋·朱雍

白玉楼高云光绕。
望极新蟾同照。
前村暮雪,霁梅林道。
涧风平,波声渺。

260 《苏幕遮(送张删定赴召)》 宋·王质

驿尘飞,天意紧。
香雪芝封,犹带吴泥润。
昨夜宝_开玉镜。
一点西风,便觉寒秋近。
白苹洲,红蓼径。
风露凄清,快促黄金镫。
叠叠重重听好信。
掷了碧油幢,更掷双堂印。

* 关于听觉的诗词 描写听觉的诗词 带有听觉的诗词 包含听觉的古诗词(7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