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行的诗词(411首)

81 《大东》 先秦·佚名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诗经战争生活长诗

82 《九月九日》 唐·李治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
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83 《杂曲歌辞·游子吟》 唐·顾况

故枥思疲马,故巢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84 《杂歌谣辞·步虚词》 唐·韦渠牟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
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
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
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

春江景色

85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 唐·薛元超

储禁铜扉启,宸行玉轪遥。
空怀寿街吏,尚隔寝门朝。
北首瞻龙戟,尘外想鸾镳。
飞文映仙榜,沥思叶神飙。
帝念纡苍璧,乾文焕紫霄。
归塘横笔海,平圃振词条。
欲应重轮曲,锵洋韵九韶。

86 《八咏应制二首》 唐·上官仪

启重帷,重帷照文杏。
翡翠藻轻花,流苏媚浮影。
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晞。
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

87 《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 唐·薛克构

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
非烟泛济浦,绿字启河汀。
画裳晨应月,文戟曙分星。
四田巡揖礼,三驱道契经。
行欣奉万岁,窃抃偶千龄。

婉约离别相思

88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唐·张九龄

韦玄方继相,荀爽复齐名。
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
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

89 《入泷州江》 唐·宋之问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
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
猿躩时能啸,鸢飞莫敢鸣。

90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 唐·李峤

杪冬严杀气,穷纪送颓光。
薄狩三农隙,大阅五戎场。
菜田初起烧,兰野正开防。
夹岸虹旗转,分朋兽罟张。

地方写景抒怀

91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唐·宋璟

秦地雄西夏,并州近北胡。
禹行山启路,舜在邑为都。
忽视寒暄隔,深思险易殊。
四时宗伯叙,六义宰臣铺。
征作宫常应,星环日每纡。
盛哉逢道合,良以致亨衢。

92 《孝和皇帝挽歌》 唐·贾曾

新命千龄启,鸿图累圣馀。
天行应潜跃,帝出受图书。
礼若传尧旧,功疑复夏初。
梦游长不返,何国是华胥。

93 《夜游》 唐·沈佺期

今夕重门启,游春得夜芳。
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
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
人拥行歌路,车攒斗舞场。
经过犹未已,钟鼓出长杨。

94 《上幸皇太子新院应制》 唐·卢僎

佳气晓葱葱,乾行入震宫。
前星迎北极,少海被南风。
视膳铜楼下,吹笙玉座中。
训深家以正,义举俗为公。
父子成钊合,君臣禹启同。
仰天歌圣道,犹愧乏雕虫。

95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萧至忠

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
登高凌宝塔,极目遍王城。
神卫空中绕,仙歌云外清。
重阳千万寿,率舞颂升平。

96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徐坚

至德抚遐荒,神兵赴朔方。
帝思元帅重,爰择股肱良。
累相承安世,深筹协子房。
寄崇专斧钺,礼备设坛场。

97 《哥舒大夫颂德》 唐·储光羲

天纪启真命,君生臣亦生。
乃知赤帝子,复有苍龙精。
神武建皇极,文昌开将星。
超超渭滨器,落落山西名。

98 《同房宪部应旋》 唐·储光羲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

99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唐·储光羲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
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
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

100 《贻余处士》 唐·储光羲

故园至新浦,遥复未百里。
北望是他邦,纷吾即游士。
潮来津门启,罢楫信流水。
客意乃成欢,舟人亦相喜。

* 关于启行的诗词 描写启行的诗词 带有启行的诗词 包含启行的古诗词(4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