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氏子的诗词(134首)

81 《拟孙权答曹操书》 宋·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书信

82 《防风庙》 宋·章杰

弭楫山水县,驱马东南隅。
侯当溽暑至,乘凉出郊墟。
晓月醒魂梦,轻颸动襟裾。
气爽体自轻,纵意驰坦途。

83 《览古十四首》 唐·吴筠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84 《续百忧集行》 宋·吴则礼

少陵昨者百忧集,但言儿啼四壁空。
羁臣即今百忧集,永痛母氏崩心胸。
畴昔罪臣投荆州,板舆惴惴那得留。
老人端已怕劳事,况乃离别酸鼻头。

85 《东征赋》 两汉·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
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
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
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

辞赋精选抒情

86 《高陵篇(并序)》 明·卢熊

高陵者,吴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盘门外三里。
其妻吴夫人,子长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与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访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过此,闻父老言地属沙湖金氏墓,上

87 《又和题(一首)》 明·周永年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88 《秋娘诗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为李锜妾。
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

89 《杜秋娘诗》 唐·杜牧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
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咏物菊花品格抱负

90 《杜秋娘诗》 唐·杜牧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
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91 《陆义姑姊歌》 明·陆之裘

陆义姑姊女中不可无,少年嫁为蒋氏妇,夫亡抱子夜泣衡
门乌。
有弟天下选,给事留上都。
抗章斥宰相,叩头伏阁当天衢。

92 《送贡先生(五十韵)》 明·唐之淳

先生京国来,称有母氏丧。
问之几何时,二十余星霜。
八月发秦淮,九月下涛江。
旦闻云海滴,夜视星斗芒。

93 《画山水行》 明·张羽

古来名画传父子,唐有二李蜀两黄。
吴兴公子冠当代,雍也继之早擅场。
宋祖子孙画龙种,毛骨固是非寻常。
珊瑚宝玦久零落,空有妙艺传文章。

94 《庆封宅古井行》 唐·陆龟蒙

古甓团团藓花碧,鼎渫寒泉深百尺。
江南戴白尽能言,此地曾为庆封宅。
庆封嗜酒荒齐政,齐人剪族封奔迸。

95 《穷劫曲》 先秦·佚名

王耶王耶何乖劣。
不顾宗庙听谗孽。
任用无忌多所杀。
诛夷白氏族几灭。

初中文言文寓理教育故事

96 《送师直之会稽宰》 宋·梅尧臣

天下风物佳,莫出吴与越。
新罢吴官来,又随越舸发。
连宰吴越间,皆迩蛟鼍窟。
伯氏复同郡,邑境接民垡。

97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诏领祠宫遂还乡闬燕间无事》 宋·苏颂

我昔就学初,龆童齿未龀。
严亲念痴狂,小艺诱愚钝。
始时授章句,次第教篇韵。
蒙泉企层澜,覆篑期九仞。

98 《篆冢歌(有序)》 元·钱惟善

包羲卦画龟龙出,颉俑造书鬼夜泣。
俯观鸟兽迒蹄迹,依类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东封,改易殊体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大义开群蒙。

99 《次韵答黄与迪》 宋·黄庭坚

和氏有尺璧,楚国无人知。
青山抱国器,岁月忽如遗。
但使玉非石,果有遭逢时。
吾宗固神秀,天乃晚成之。

100 《破琴诗(并引)》 宋·苏轼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 关于吴氏子的诗词 描写吴氏子的诗词 带有吴氏子的诗词 包含吴氏子的古诗词(1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