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吹箫子的诗词(213首)

61 《蝶恋花(陆子方饮客杏花下)》 宋·张炎

仙子锄云亲手种。
春闹枝头,消得微霜冻。
可是东风吹不动。
金铃悬网珊瑚重。
社燕盟鸥诗酒共。
未足游情,刚把斜阳送。
今夜定应归去梦。
青苹流水箫声弄。

62 《题缑山王子晋庙》 唐·郑畋

有昔灵王子,吹笙溯泬。
六宫攀不住,三岛去相招。
亡国原陵古,宾天岁月遥。
无蹊窥海曲,有庙访山椒。

63 《月夜闻李生弹筝歌》 明·林鸿

越客本浩荡,秦筝何激扬。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万籁鸣清商。
初闻楚调声激烈,志士报仇思饮血。
再闻宫音如扣钟,鲁生揖让何雍容。

64 《痴颐子绝句》 明·明无名氏

幔亭峰下寒云外,流水飞花送小舠。
夜宿山房清不寐,紫箫吹彻月华高。

65 《游洞霄》 宋·严嘉

帝子吹箫上瑶阙,灵妃跨凤音尘绝。
行云山水迹依然,留伴九峰秋夜月。
阆苑宫前见玉真,许传消息到金庭。
琼姿一去丹霞□,紫桂蟠桃几度春。

66 《送张山人徵伯归槜李》 明·吴子孝

失路谁相念,思家自不禁。
吹箫江市伴,争炀旅人心。
钓乏王孙饭,游穷季子金。
有才常不达,归入白云深。

67 《刘丑厮诗》 宋·苏轼

刘生望都民,病羸寄空窑。
有子曰丑厮,十二行操瓢。
墦间得馀粒,雪中拾堕樵。
饥饱共生死,水火同焚漂。

68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 宋·王安石

沄沄曲江水,天借九秋色。
楼台飞半空,秀气盘韶石。
载酒填里闾,吹花换朝夕。
笙箫震河汉,锦绣烂冠帻。

69 《几复读庄子戏赠》 宋·黄庭坚

蜩化抢榆枋,鹏化抟扶摇。
大椿万岁寿,粪英不重朝。
有待於无待,定非各逍遥。
譬如宿舂粮,所诣岂得辽。

70 《月波楼咏怀》 宋·王禹偁

郡城无大小,雉堞皆有楼。
其间著名者,不过十数州。
吹箫事辽敻,仙迹难寻求。
庾公在九江,缔构何风流。

71 《将之浙江延祖子山师柔会别饮散独宿空亭遂书》 宋·曾巩

蜀客向何处,欲观浙江潮。
舣舟吴门栅,况会故人招。
置酒吴亭上,无人吹紫箫。
浩观万物变,飒尔生凉飙。

72 《江城子 饮海子舟中,班彦功招饮斜街,以此》 元·许有壬

柳梢烟重滴春娇。
傍天桥。
住兰桡。
吹暖香云,何处一声箫。

73 《江城子 饮海子舟中,班彦功招饮斜街,以此》 元·许有壬

柳梢烟重滴春娇。
傍天桥。
住兰桡。
吹暖香云,何处一声箫。

74 《相和歌辞·蛾眉怨》 唐·王翰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
宫中彩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

75 《马武骑挽歌二首》 唐·李峤

五日皆休沐,三泉独不归。
池台金阙是,尊酒玳筵非。
巷静游禽入,门闲过客稀。
唯馀昔年凤,尚绕故楼飞。

76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唐·吴兢

秾华从妇道,釐降适诸侯。
河汉天孙合,潇湘帝子游。
关雎方作训,鸣凤自相求。
可叹凌波迹,东川遂不流。

77 《古蛾眉怨》 唐·王翰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
宫中彩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

乐府神话抒情

78 《拟古十二首》 唐·李白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79 《感遇》 唐·岑参

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
凤凰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
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80 《成都府》 唐·杜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

* 关于吹箫子的诗词 描写吹箫子的诗词 带有吹箫子的诗词 包含吹箫子的古诗词(2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