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习的诗词(224首)

81 《韩耕道交八绝句韵见寄因和答之》 宋·曹彦约

羽檄交驰骇电奔,诏书频下想天恩。
旧时懒惰如魔去,祗有书生习尚存。

82 《明之亦和诗来复次前韵》 宋·曹彦约

当年莫逆尚忘年,今日霜蓬人鬓边。
已歃花盟犹习惰,骤迎诗敌敢攻坚。
依棲有幸乌南绕,会合难并蚁左旋。
著我画图添李邵,丹青那复起龙眠。

83 《谢玉泉君黄伯厚和韵》 宋·郑清之

卯饮贪引卮,夕食不厌腹。
松醪滟玉池,郁尊傲黄目。
归闲喜携幼,欣荣对夏木。
颇笑屈原醒,宁甘马周独。

84 《和史子修投赠二首韵时被命至玉堂》 宋·程公许

儒习平生祗自酸,可能学古到商盘。
风尘世路知难拗,潢潦词源恐易乾。
已愧登瀛聊俊颜,那堪上水费嘲弹。
饕劳愧乏经时策,安得军中有范韩。

85 《和峡州赵教授春后雪中惠酒》 宋·阳枋

义理无穷岁月习,有言欢尽易精微。
梅花带雪春将半,龙战爻中辩是非。

86 《和王季行制干昌溪即事》 宋·阳枋

异境破清愁,狂吟日点头。
前峰方极目,远岭又迎眸。
石乱屡支舫,滩高常负舟。
心亨行有尚,习坎自安流。

87 《和章子美阅武见贻》 宋·吴潜

事业诸公斗长雄,谫才惟愿课田功。
谁知弦管江南地,渐有弓刀塞北风。
大狝未须搜猛兽,先驱聊用习骄骢。
还知武备资文事,要在人心可即戎。

88 《和诸庵花光十梅颂》 宋·王柏

几度落花流水,何待空枝方省。
要须投笔虚空,幻习与之俱尽。

89 《和叶圣予山中韵》 宋·王柏

赤脚忙晨炊,掉臂会清招。
相如僮御盛,浩然韁辔调。
遥指白云边,乘兴寻夷巢。
古殿金碧悄,玄冠彩翠销。

90 《和遁泽武夷石乳吟》 宋·王柏

遁翁声价为时重,几年勤学方繇统。
丽泽门人已寂寥,衣冠奕奕皆遗种。
当日诗编谁尚存,逊斋今幸传闻孙。
平生工作风刺体,近来琢句如春温。

91 《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 宋·卫宗武

唐人尚五言,秀句推柳塘。
复有善鸣者,鸡鸣传远商。
氏名几百载,郁若兰芷香。
诗来破余者,如挹风露凉。

92 《和许尉小洞庭韵》 宋·王炎

少时耕钓为生涯,早知臭腐空神奇。
一丘一壑有佳处,人弃我取如拾遗。
晚将数雏就斗食,非愿厚禄多如茨。
山林习气今尚在,前身疑是王献之。

93 《和王宫教送酒韵》 宋·王炎

不肯独醒如屈平,要于酒国立诗城。
苍头满挹鸬鹚杓,中有春风习习生。

94 《奉和御制要毬》 唐·徐铉

上闲精习渥洼骢,玉镂花鞍锦覆騣。
金埒无尘初裛,朱旗向日自生风。
雷传画鼓偏增气,星度飞毬欲映空。
共道宸游因习武,凯歌犹似奏平戎。

95 《和枢上人评诗》 宋·陈宓

赠我古锦囊,诗卷若笋束。
吟头久不掉,邂逅适我欲。
刺眼讶龙蛇,远意追鸿鹄。
陋语固自愧,高词敢虚辱。

96 《七月四夜十过差凉闲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绝》 宋·陈文蔚

此理分明见中偏,何时讲习到同然。
寄书好与随庵道,千里元来共一天。

97 《子融洽和答三首再用韵赋一绝以谢》 宋·陈文蔚

登楼触目皆诗料,难写风烟习笔端。
不但绿阴晴后好,亦便山色雨中看。

98 《黄子京见访值予未还留诗和韵以谢》 宋·陈文蔚

自从别去竹林居,暇日寻诗每念渠。
疾读新编慰牢落,清风习习满襟裾。

99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宋·方蒙仲

扫空习气尚余狂,岂不怀思拾众芳。
花里素王真足贵,橘中皓叟更无香。

100 《和心泉问柳》 宋·丘葵

初晓晴曦为写真,嫣然一笑换颦。
缘谁青眼终无语,学得黄金不济贫。
生怕蛮腰来习舞,取为蝉翳去瞒人。
无端飞作漫天絮,撩乱东风祗自尘。

* 关于和习的诗词 描写和习的诗词 带有和习的诗词 包含和习的古诗词(2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