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文的诗词(495首)

441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徐铉

旧国荒闵成黍稷,故交危脆似琉璃。
高从独喜汤师在,手把新文数道碑。

442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徐铉

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
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443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徐铉

文似春华铺晓陌,思如泉涌注长江。
诗情道性知无梦,频见残灯照曙窗。

444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徐铉

已洁心源超世表,却缘诗句有时名。
初闻行业如耆宿,及见容颜是后生。

445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徐铉

只有闲情搜景物,不将客鬓惜流光。
京华才子多文会,众许请词每擅场。

446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徐铉

惠远禅师名素重,维摩居士室皆空。
群公竞有诗相赠,组绣珠玑满袖中。

447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徐铉

南朝人物古犹今,只恐前身是道林。
处处经行常自适,不妨谭笑不妨吟。

448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徐铉

往往冥搜宵不寐,时时任性昼仍眠。
高情丽句谁偏重,圣代词臣李谪仙。

449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徐铉

霜髯病叟掩闲扃,禅客相寻有故情。
每忆江南初识面,至今犹得爱才名。

450 《点绛唇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客有持文敏公》 元·邵亨贞

作长短句题于后。
公以承平王孙而婴世变,离黍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深得骚人意度。
予生十有四年而公毙,每见先辈谈公典型问学,如天上人,未尝不神驰梦想。
昔东坡先生自谓不识范文正公为平生遗恨,其意盖可想见。

451 《点绛唇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客有持文敏公》 元·邵亨贞

作长短句题于后。
公以承平王孙而婴世变,离黍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深得骚人意度。
予生十有四年而公毙,每见先辈谈公典型问学,如天上人,未尝不神驰梦想。
昔东坡先生自谓不识范文正公为平生遗恨,其意盖可想见。

452 《忆旧游 追和魏彦文清明韵》 元·邵亨贞

记乌衣巷口,灞水桥边,问柳寻花。
竟日追游处,尽挥鞭绣陌,弭*晴沙。
酒阑美人归去,香拥碧油车。
自彩笔题情,金灯款醉,几度年华。

453 《次韵和度支苏员外覆考进士文卷锁宿景福殿》 宋·宋庠

秘邃严庐斗极傍,知君此夕较连章。
天移宿幕邻尧屋,霞滟仙杯杂嵰霜。
坐觉铜籤随漏箭,卧惊银汉入宫墙。
精心百汰知无倦,千牍皆供夜石量。

454 《和致政王子融侍郎喜昭文庞相公登庸》 宋·宋庠

感会由来属俊贤,谁知出处更相先。
蒲且卷弋冥鸿日,荀令开池浴凤年。
佚老疏金催具酒,济时商楫正横川。
高风盛德俱难状,留与名山信史传。

455 《次韵和观文王尚书谢余寄示新诗》 宋·宋庠

久免台阶重,频迁郡守优。
朱轮真冒宠,白发自惊秋。
事往情多感,年衰气失遒。
徘徊河里望,凋落汉庭游,

456 《和汪仲嘉楼大防二尚书贺郑贵和华文休致韵》 宋·陈傅良

簪笏相摩入殿庐,人皆自笑此区区。
岂无只字踰华衮,未必千种胜饭蔬。
君见北山多后倦,谁如东里竟先驱。
追随曳履枌榆社,犹及香山退传无。

457 《和汪仲嘉楼大防二尚书贺郑贵和华文休致韵》 宋·陈傅良

岿然名节万人尊,诗落文昌帝九阍。
耄及卫公还失策,早如疎传亦伤恩。
华文延阁如今少,神武修门自古存。
我与东楼最欣慕,掖垣灯火几同论。

458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 宋·陈傅良

喜说徐卿得二雏,吾家波及亦君余。
青衫手板宜从此,断简家藏莫付渠。
但欲健如黄犊走,不妨错写弄麞书。
更看汤饼频频供,笑索梅花到岁除。

459 《和丹阳徐文度令君》 宋·刘宰

微生叹数奇,衰疾久见面。
遥闻乡大夫,今日潘怀县。
列宿罗胸中,可但书万卷。
抚宇究衷曲,诛求无俗见。

460 《文敬坠马用予韵见遗再和一首》 明·李东阳

我马西行东客归,归心落日争分飞。
长安城中一掌地,颠倒鞭鞚随裳衣。
君时别向中书宅,两日吾门断双屐。
宁知此厄忽相遭,怪事惊从武昌得。

* 关于和文的诗词 描写和文的诗词 带有和文的诗词 包含和文的古诗词(4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