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嗟余的诗词(830首)

421 《又和题(一首)》 明·周永年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422 《为张藻仲题高文璧画抱琴图》 明·邾经

听鹤亭前春澹沱,宿雨犹含百花妥。
已愁三月酒船空,宣也抱琴能觅我。
为言来自青衣洞,载得官醪满书舸。
青衣仙人期远游,紫鸾将车尚虚左。

423 《偶然作六首》 唐·王维

楚国有狂夫。
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
行歌南陌上。

424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 唐·白居易

白首余杭白太守,落魄抛名来已久。
一辞渭北故园春,再把江南新岁酒。
杯前笑歌徒勉强,镜里形容渐衰朽。

425 《秋怀二首》 宋·苏轼

苦热念西风,常恐来无时。
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
蟋蟀鸣我床,黄叶投我帷。
窗前有栖鵩,夜啸如狐狸。

426 《秋怀二首》 宋·苏轼

海风东南来,吹尽三日雨。
空阶有余滴,似与幽人语。
念我平生欢,寂寞守环堵。
壶浆慰作劳,裹饭救寒苦。

427 《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宋·苏轼

酴醿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428 《石鼓》 宋·苏轼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従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429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宋·苏轼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430 《送岑著作》 宋·苏轼

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
拙则近于直,而直岂拙欤。
夫子静且直,雍容时卷舒。
嗟我复何为,相得欢有余。

431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宋·苏轼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432 《故李承诚之待制六丈挽词》 宋·苏轼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
天骥堕地走,万里端可期。
世无阿房宫,可建五丈旗。
又无穆天子,西征燕瑶池。

433 《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 宋·苏轼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
惟余故苑石,漂散向人间。
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
尽従尘埃中,来对冰雪颜。

434 《丙子重九二首》 宋·苏轼

三年瘴海上,越峤真我家。
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
唯有黄茅根,堆垅生坳窊。
蜑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楂。

435 《丙子重九二首》 宋·苏轼

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
余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
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
此水与此人,相追两沄沄。

436 《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 宋·苏轼

零露泫月蕊,温风散晴葩。
春工了不睡,连夜开此花。
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
恼客香有无,弄妆影横斜。

437 《东新桥》 宋·苏轼

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
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机牙任信缩。
涨落随高低。

438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宋·苏轼

君言西山顶,自古流白泉。
上为千牛乳,下有万石铅。
不愧惠山味,但无陆子贤。
愿君扬其名,庶托文字传。

439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宋·苏轼

陂湖欲尽山为界,始见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绿棹红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溅裙,余欢濯足波生隘。

440 《次韵答章传道见赠》 宋·苏轼

并生天地宇,同阅古今宙。
视下则有高,无前孰为后。
达人千钧弩,一弛难再彀。
下士沐猴冠,已系犹跳骤。

* 关于嗟余的诗词 描写嗟余的诗词 带有嗟余的诗词 包含嗟余的古诗词(8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