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中的诗词(103首)

41 《谢王先辈昆弟游湘中回各见示新诗》 唐·齐己

潇湘多胜异,宗社久裴回。
兄弟同游去,幽奇尽采来。
只应求妙唱,何以示寒灰。
上国携归后,唯呈不世才。

42 《谢王先辈湘中回惠示卷轴》 唐·齐己

少小即怀风雅情,独能遗象琢淳精。
不教霜雪侵玄鬓,便向云霄换好名。
携去湘江闻鼓瑟,袖来缑岭伴吹笙。
多君百首贻衰飒,留把吟行访竺卿。

43 《腊月中与韦户曹游发生洞裴回之际见双白蝙蝠…口号》 唐·任要

山翠幂灵洞,洞深玄想微。
一双白蝙蝠,三度向明飞。
虽然有两翅,了自无毛衣。
若非饱石髓,那得凌□□。
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

44 《腊月中游发生洞裴回之际见双白蝙蝠三飞洞门…口号》 唐·韦洪

欲验发生洞,先开冰雪行。
窥临见二翼,色素飞无声。
状类白蝙蝠,幽感腾化精。
应知五马来,启蛰迎春荣。
露冕□之久,鸣驺还慰情。

45 《朝中措(回至汴京喜而成长短句)》 宋·葛立方

暂时莫荡出燕然。
冰柱冻层檐。
时节马蹄归路,杨花乱扑征鞯。
如今归去,银铛宜见,七宝床边。
待得退朝花底,家人争卷珠帘。

宋词精选梅花怀念感伤

46 《朝中措(赵伊一哥回侍)》 宋·韩淲

君之竹隐是章泉。
只要世家传。
莫道闲诗浪句,风花雪月云烟。
一杯我醉,百年人事,乾转坤旋。
直与唤回兴替,义皇留下遗编。

47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中秋节风俗

48 《朝中措·郎官湖上探春回》 宋·李祁

郎官湖上探春回。
初见照江梅。
过尽竹溪流水,无人知道花开。
佳人何处,江南梦远,殊未归来。
唤取小丛教看,隔江烟雨楼台。

49 《菩萨蛮 回文 中州乐府》 元·孟宗献

睡惊秋近鸣虫砌。
砌虫鸣近秋惊睡。
苍鬓掺匀霜。
霜匀掺鬓苍。
影孤灯翳冷。
冷翳灯孤影。
长叹浩歌狂。
狂歌浩叹长。

50 《八声甘州·半仙亭篮舆雪中回》 元·元问好

半仙亭篮舆雪中回,黄绸日高眠。
儿婚女嫁,奴耕婢织,共有住山缘。
梦里松腴酿熟,竹港咽冰泉。
万古霜空月,此夜清妍。

51 《喜惟凤师关中回》 宋·释宇昭

孤锡依京寺,诗愁上鬓新。
迹离三辅晚,梦落九江频。
草入松根井,磬通花外邻。
重来知未倦,间趣自相亲。

52 《东归谣送贝仲琚回吴中》 元·方行

天目青逾蓝,上有危峰横空插汉高巉岩。
沧海深莫测,下有六鳌迭负蓬壶方丈于其侧。
山峻极兮水波澜,千盘万折行路难。
愁看混沌开凿处,尚有斧迹留人间。

53 《誓师毕随驾回营中马上赋》 明·金幼孜

万里阴山道,平原入望赊。
天营高日月,辇路净风沙。
宝马衔金勒,苍龙绕翠华。
阳和随处满,草色遍天涯。

54 《远回吴中》 明·时用章

船首看山兴不孤,西风吹我过姑苏。
寒烟古木夫差墓,落日平芜范蠡湖。
野店唤沽双酘酒,渔舟争卖四腮鲈。
故乡咫尺明朝到,十载离愁一旦无。

55 《送径山隆上主回吴中》 明·云峰住公

海内车书喜混同,飞云流水逐行踪。
秋风遍乞王城饭,夜月长听官寺钟。
物外闲情怜淡泊,灯前软语话从容。
明朝棹指吴天杳,矫首东南送断鸿。

56 《清江曲送宋尚德自峡中回》 明·詹同

清江水清峡水黄,清江之上多绿杨。
浣花女儿立沙际,青裙白足如秋霜。
蜀山雪消十日雨,一夜扁舟欲齐树。
两岸猿声不肯休,送君流向峡州去。

57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宋·苏轼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
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
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
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

58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宋·苏轼

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
冰崖落屐齿,风叶乱裘茸。
万顷穿银海,千寻渡玉峰。
従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

59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 宋·王安石

太白山根秋夜静,乱泉深水绕床鸣。
病来空馆闻风雨,恰似当年枕上声。

60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 宋·王安石

山木漂摇卧弋阳,因思太白夜淋浪。
西窗一榻芭蕉雨,复似当时水绕床。

* 关于回中的诗词 描写回中的诗词 带有回中的诗词 包含回中的古诗词(1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