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嗟的诗词(682首)

81 《元和圣德诗》 唐·韩愈

皇帝即阼,物无违拒。
曰旸而旸,曰雨而雨。
维是元年,有盗在夏。

82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83 《送惠师(愈在连州与释景常、元惠游·惠师即元惠也)》 唐·韩愈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
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84 《独钓四首》 唐·韩愈

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
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

85 《感遇二首》 唐·柳宗元

西陆动凉气,惊乌号北林。
栖息岂殊性,集枯安可任。
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
徒嗟日沈湎,丸鼓骛奇音。

抒怀感慨

86 《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87 《酬令狐相公六言见寄》 唐·刘禹锡

已嗟别离太远,更被光阴苦催。
吴苑燕辞人去,汾川雁带书来。
愁吟月落犹望,忆梦天明未回。
今日便令歌者,唱兄诗送一杯。

88 《历阳书事七十韵》 唐·刘禹锡

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
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
汉置东南尉,梁分肘腋兵。
本吴风俗剽,兼楚语音伧。

唐诗三百首黄河边塞

89 《答卢仝结交诗》 唐·马异

有鸟自南翔,口衔一书扎,达我山之维。
开缄金玉焕陆离,乃是卢仝结交诗。
此诗峭绝天边格,力与文星色相射。

归隐颂扬抒怀壮志未酬

90 《秋怀十五首》 唐·孟郊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馀忆。

秋天抒怀组诗

91 《济源寒食》 唐·孟郊

风巢袅袅春鸦鸦,无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苇箭觑不见,高红远绿劳相遮。
女婵童子黄短短,耳中闻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

送别抒怀孤寂

92 《赠别崔纯亮》 唐·孟郊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傍。
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

93 《送淡公》 唐·孟郊

燕本冰雪骨,越淡莲花风。
五言双宝刀,联响高飞鸿。
翰苑钱舍人,诗韵铿雷公。
识本未识淡,仰咏嗟无穷。

94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 唐·孟郊

洛河向西道,石波横磷磷。
清风送君子,车远无还尘。
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
零落景易入,郁抑抱难申。

95 《列仙文·安度明》 唐·孟郊

丹霞焕上清,八风鼓太和。
回我神霄辇,遂造岭玉阿。
咄嗟天地外,九围皆我家。
上采白日精,下饮黄月华。
灵观空无中,鹏路无间邪。
顾见魏贤安,浊气伤汝和。
勤研玄中思,道成更相过。

乐府写景抒情山水组诗

96 《列仙文·安度明》 唐·孟郊

丹霞焕上清,八风鼓太和。
回我神霄辇,遂造岭玉阿。
咄嗟天地外,九围皆我家。
上采白日精,下饮黄月华。
灵观空无中,鹏路无间邪。
顾见魏贤安,浊气伤汝和。
勤研玄中思,道成更相过。

97 《冬夕》 唐·张籍

寒蛩独罢织,湘雁犹能鸣。
月色当窗入,乡心半夜生。
不成高枕梦,复作绕阶行。
回首嗟淹泊,城头北斗横。

98 《赋花》 唐·张籍

花,花。
落早,开赊。
对酒客,兴诗家。
能回游骑,每驻行车。
宛宛清风起,茸茸丽日斜。
且愿相留欢洽,惟愁虚弃光华。
明年攀折知不远,对此谁能更叹嗟。

99 《冰柱》 唐·刘叉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
骚然县宇,土崩水溃。
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

100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典故隐居生活

* 关于回嗟的诗词 描写回嗟的诗词 带有回嗟的诗词 包含回嗟的古诗词(6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