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残的诗词(1432首)

321 《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322 《狂题十八首》 唐·司空图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
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
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
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323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唐·司空图

乐府翻来占太平,风光无处不含情。
千门万户喧歌吹,富贵人间只此声。
撼晚梳空不自持,与君同折上楼时。
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

324 《游歙州兴唐寺》 唐·张乔

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
竹里寻幽径,云边上古台。
鸟归残照出,钟断细泉来。
为爱澄溪月,因成隔宿回。

抒情

325 《游歙州兴唐寺》 唐·张乔

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
竹里寻幽径,云边上古台。
鸟归残照出,钟断细泉来。
为爱澄溪月,因成隔宿回。

326 《蝉》 唐·张乔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327 《三年冬大礼五首》 唐·曹唐

皇帝斋心洁素诚,自朝真祖报升平。
华山秋草多归马,沧海寒波绝洗兵。
银箭水残河势断,玉炉烟尽日华生。

328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329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330 《上元怀古二首》 唐·李山甫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331 《升天行》 唐·李咸用

堂堂削玉青蝇喧,寒鸦啄鼠愁飞鸾。
梳玄洗白逡巡间,兰言花笑俄衰残。
盘金束紫身属官,强仁小德终无端。

唐诗三百首山水托物寄情

332 《送从兄坤载》 唐·李咸用

忍泪不敢下,恐兄情更伤。
别离当乱世,骨肉在他乡。
语尽意不尽,路长愁更长。
那堪回首处,残照满衣裳。

333 《独不见》 唐·胡曾

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
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
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
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

334 《咏史诗·沙苑》 唐·胡曾

冯翊南边宿雾开,行人一步一裴回。
谁知此地凋残柳,尽是高欢败后栽。

地方写景怀古抒情感慨爱国

335 《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 唐·方干

莫辞还作吏,且喜速回车。
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
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
遥想清溪畔,幽人得自如。

336 《感时三首》 唐·方干

不觉年华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
正嗟新冢垂青草,便见故交梳白头。
虽道了然皆是梦,应还达者即无愁。

337 《许员外新阳别业》 唐·方干

兰汀橘岛映亭台,不是经心即手栽。
满阁白云随雨去,一池寒月逐潮来。
小松出屋和巢长,新径通村避笋开。

338 《春望梁石头城》 唐·罗邺

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
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
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
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

339 《长安惜春》 唐·罗邺

千门共惜放春回,半锁楼台半复开。
公子不能留落日,南山遮莫倚高台。
残红似怨皇州雨,细绿犹藏画蜡灰。
毕竟思量何足叹,明年时节又还来。

340 《春夜赤水驿旅怀》 唐·罗邺

一星残烛照离堂,失计游心归渺茫。
不自寻思无道路,为谁辛苦竞时光。
九衢春色休回首,半夜溪声正梦乡。
却羡去年买山侣,月斜渔艇倚潇湘。

* 关于回残的诗词 描写回残的诗词 带有回残的诗词 包含回残的古诗词(14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