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是的诗词(2362首)

741 《武源行赠丘卿岑》 唐·皎然

昔年群盗阻江东,吴山动摇楚泽空。
齐人亦戴蜂虿毒,美稷化为荆棘丛。
汹汹四顾多窟穴,浮云白波名不同。

742 《驾幸圣容院应制》 唐·广宣

大唐国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亿身。
却指容颜非我相,自言空色是吾真。
深殿虔心随宝辇,广庭徐步引金轮。
古来贵重缘亲近,狂客惭为侍从臣。

写景抒情豪迈

743 《偶作五首》 唐·贯休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
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
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

闺怨

744 《送梦上人归京》 唐·贯休

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
梦公别我还上国,江边惨执行迟迟。
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

745 《上荆南府主三让德政碑》 唐·贯休

明明赫赫中兴主,动纳诸隍冠前古。
四海英雄尽戢兵,皆如圪圪天金柱。
万姓多论政与德,请树丰碑似山岳。

746 《古塞上曲七首》 唐·贯休

幽并儿百万,百战未曾输。
蕃界已深入,将军仍远图。
月明风拔帐,碛暗鬼骑狐。
但有东归日,甘从筋力枯。

747 《古塞上曲七首》 唐·贯休

幽并儿百万,百战未曾输。
蕃界已深入,将军仍远图。
月明风拔帐,碛暗鬼骑狐。
但有东归日,甘从筋力枯。

748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唐·贯休

楚国茱萸月,吴吟梨栗船。
远游无定所,高卧是何年。
浪卷纷纷叶,樯冲澹澹烟。
去心还自喜,庐岳倚青天。

749 《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唐·贯休

天资忠孝佐金轮,香火空王有宿因。
此世喜登金骨塔,前生应是育王身。
封疆岁暮笙歌合,襦袴正初锦绣新。

赞颂写人友情

750 《送刘相公朝觐二首》 唐·贯休

九苞仙瑞曜垂衣,一品高标百辟师。
魏相十思常自切,曹溪一句几生知。
久交玉帐虽难别,须佐金轮去已迟。

751 《送新罗衲僧》 唐·贯休

扶桑枝西真气奇,古人呼为师子儿。
六环金锡轻摆撼,万仞雪峤空参差。
枕上已无乡国梦,囊中犹挈石头碑。
多惭不便随高步,正是风清无事时。

752 《东阳罹乱后怀王慥使君五首》 唐·贯休

昨来只对汉诸侯,胜事消磨不自由。
裂地鼓鼙军□急,连天烽火阵云秋。
砍毛淬剑虽无数,歃血为盟不到头。

田园闲适生活

753 《题成都玉局观孙位画龙》 唐·贯休

我见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754 《江上值春雨》 唐·齐己

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
半是峨嵋雪,重为泽国寒。
农田淹浸尽,客棹往来难。
愁杀骚人路,沧浪正渺漫。

755 《江上值春雨》 唐·齐己

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
半是峨嵋雪,重为泽国寒。
农田淹浸尽,客棹往来难。
愁杀骚人路,沧浪正渺漫。

756 《寄欧阳侍郎(时在嘉州馈遗)》 唐·齐己

又闻繁总在嘉州,职重身闲倚寺楼。
大象影和山面落,两江声合郡前流。
棋轻国手知难敌,诗是天才肯易酬。
毕竟男儿自高达,从来心不是悠悠。

757 《谢王詹事垂访》 唐·齐己

鸟外孤峰未得归,人间触类是无机。
方悲鹿轸栖江寺,忽讶轺车降竹扉。
王泽乍闻谭涣汗,国风那得话玄微。
应惊老病炎天里,枯骨肩横一衲衣。

758 《谢孙郎中寄示》 唐·齐己

一念禅馀味国风,早因持论偶名公。
久伤琴丧人亡后,忽有云和雪唱同。
绳琢静闻罤象外,是非闲见寂寥中。
时来日往缘真趣,不觉秋江度塞鸿。

759 《送错公、栖公南游》 唐·齐己

洪偃汤休道不殊,高帆共载兴何俱。
北京丧乱离丹凤,南国烟花入鹧鸪。
明月团圆临桂水,白云重叠起苍梧。
威仪本是朝天士,暂向辽荒住得无。

760 《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 唐·齐己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 关于国是的诗词 描写国是的诗词 带有国是的诗词 包含国是的古诗词(23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