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望的诗词(1660首)

621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唐·韦庄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
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622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唐·韦庄

祸乱天心厌,流离客思伤。
有家抛上国,无罪谪遐方。
负笈将辞越,扬帆欲泛湘。
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

623 《送成州牧》 唐·张蠙

清时为塞郡,自古有儒流。
素望知难惬,新恩且用酬。
犬牙连蜀国,兵额贯秦州。
只作三年别,谁能听邑留。

624 《抒怀》 唐·张蠙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闲望故山回。
翻思未是离家久,更有人从外国来。

625 《将入城灵口道中作》 唐·徐夤

路上长安惟咫尺,灞陵西望接秦源。
依稀日下分天阙,隐映云边是国门。
锦袖臂鹰河北客,青桑鸣雉渭南村。
高风九万程途近,与报沧洲欲化鲲。

626 《江行无题一百首》 唐·钱珝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

627 《乱中偷路入故乡》 唐·裴说

愁看贼火起诸烽,偷得馀程怅望中。
一国半为亡国烬,数城俱作古城空。

628 《乱中偷路入故乡》 唐·裴说

愁看贼火起诸烽,偷得馀程怅望中。
一国半为亡国烬,数城俱作古城空。

629 《终南山二十韵》 唐·李洞

关内平田窄,东西截杳冥。
雨侵诸县黑,云破九门青。
暂看犹无暇,长栖信有灵。
古苔秋渍斗,积雾夜昏萤。

630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 唐·李洞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
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
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631 《毙驴》 唐·李洞

蹇驴秋毙瘗荒田,忍把敲吟旧竹鞭。
三尺焦桐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
通吴白浪宽围国,倚蜀青山峭入天。
如画海门支肘望,阿谁家卖钓鱼船。

632 《述怀二十韵献覃怀相公》 唐·李洞

帝梦求良弼,生申属圣明。
青云县器业,白日贯忠贞。
霭霭随春动,忻忻共物荣。
静宜浮竞息,坐觉好风生。

633 《秋夜达萧关》 唐·于邺

扰扰浮梁路,人忙月自闲。
去年为塞客,今夜宿萧关。
辞国几经岁,望乡空见山。
不知江叶下,又作布衣还。

634 《渔阳将军》 唐·张为

霜髭拥颔对穷秋,著白貂裘独上楼。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635 《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636 《祖龙词》 唐·熊皦

平吞六国更何求,童女童男问十洲。
沧海不回应怅望,始知徐福解风流。

637 《春水》 唐·李建勋

万派争流雨过时,晚来春静更逶迤。
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
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
风鬟倚楫谁家子,愁看鸳鸯望所之。

亲情

638 《入塞二首》 唐·沈彬

欲为皇王服远戎,万人金甲鼓鼙中。
阵云黯塞三边黑,兵血愁天一片红。
半夜翻营旗搅月,深秋防戍剑磨风。

咏物

639 《飞龙引》 唐·陈陶

有熊之君好神仙,餐霞炼石三千年。
一旦黄龙下九天,骑龙枿枿升紫烟。
万姓攀髯髯堕地,啼呼弓剑飘寒水。

640 《冬日暮旅泊庐陵》 唐·陈陶

螺亭倚棹哭飘蓬,白浪欺船自向东。
楚国蕙兰增怅望,番禺筐篚旅虚空。
江城雪落千家梦,汀渚冰生一夕风。
弃置侯鲭任羁束,不劳龟瓦问穷通。

* 关于国望的诗词 描写国望的诗词 带有国望的诗词 包含国望的古诗词(16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