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车的诗词(1117首)

721 《闻梅二授德兴令戏书》 宋·欧阳修

君家小谢城,为客洛阳里。
绿发方少年,青衫喜为吏。
重湖乱山绿,归梦寄千里。
洛浦见秋鸿,江南老芳芷。

722 《下直》 宋·欧阳修

宫柳街槐绿未齐,春阴不解宿云低。
轻寒漠漠侵◇褐,小雨班班作燕泥。
报国无功嗟已老,归田有约一何稽。
终当自驾柴车去,独结茅庐颍水西。

723 《朱家曲》 宋·欧阳修

行人傍衰柳,路向古河穷。
桑柘田畴美,渔商市井通。
薪歌晚入浦,舟子夜乘风。
旅舍孤烟外,天京王气中。
山川许国近,风俗楚乡同。
宿客鸡鸣起,驱车犹更东。

724 《楚平王庙》 宋·周邦彦

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
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
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

725 《将进酒/梅花引》 宋·贺铸

城下路。
凄风露。
今人犁田古人墓。
岸头沙。

726 《留侯庙下作》 宋·贺铸

文成念韩痛,破产伺强奏。
千金募健士,椎断属车尘。
东去变名姓,浮游淮泗滨。
忍耻奉遗履,得书何老人。

727 《老鹤叹》 宋·贺铸

华表华表归来乎,出无车,食无鱼。
懿公之遇难再图,卑栖俛啄同群雏。
谁谓嵇氏子不孤,强颜市井交屠沽,巨源密启亦已疏。

728 《石子涧二首》 宋·范仲淹

凿开奇胜翠微间,车骑笙歌暮未还。
彦国才如谢安石,他时即此是东山。

729 《依韵和襄阳王源叔龙图见寄》 宋·范仲淹

高车赴南岘,敝郊主东道。
风采喜一见,布素情相好。
屈指四十秋,于今岁寒保。
我起为君寿,善颂复善祷。

730 《送饶州董博士》 宋·范仲淹

番国英豪富鲁儒,同时举送起乡闾。
文章耻学扬雄赋,议论羞谈贾谊书。
喜得明珠三十六,恨遗壮士二千馀。
送君直上青霄去,行看归乘驷马车。

731 《点绛唇·梦里梁园》 元·元好问

梦里梁园,暖风迟日熏罗绮。
满城桃李。
车马红尘起。
客枕三年,故国云千里。
更残未。
夜寒如水。
茅屋清霜底。

732 《满江红 郝仲纯使君守坊州,枉道过予於登封》 元·元好问

往山中,仲纯留兵骑见候,且约别於洛阳。
明日大雨三日,辕辙不可行,行此寄之。
使君以贵胄起家,风流有文词,仕至凤翔治中南山安抚使,先保陕州有功,故篇中及之画戟清香,谁得似、韦郎诗笔。
还又见、从容车骑,待州西北。

733 《六州》 宋·无名氏

明天子,昔日丕纂鸿图。
躬道德,崇学问,稽古训,访群儒。
日亲广厦、论唐虞。
讲求政治、想都俞。

734 《送张中乐屯田知永州》 宋·梅尧臣

畏向潇湘行,不入洞庭去。
鞍马踏关山,衣裘冒霜露。
零陵三千里,楚俗未改故。
王泽久已覃,国刑亦当措。

735 《表臣都官至十三里店》 宋·梅尧臣

风雨催车骑,駸駸来自南。
道旁有茅屋,宁容使君骖。
不谓忽下马,湿衣逢我谈。
田家已刈楚,田妇正好蚕。
既将国漕急,复与民事谙。
他年此茅屋,便比棠树甘。

736 《观何君宝画》 宋·梅尧臣

燕马易画,吴牛难图。
马骨隐细牛骨麤,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别,细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笔,能出韩干徒。

737 《和宋中道元夕二首》 宋·梅尧臣

结山当衢面九门,华灯满国月半昏。
春泥踏尽游人系。
鸣跸下天歌吹喧。
深坊静曲走车辕,争前斗盛亡卑尊。

738 《几道隰州判官》 宋·梅尧臣

清晓赴国门,西风生早凉。
天地大道出,苑树短亭傍。
相看车马色,共照池水光。
举酒酒非浅,明朝谁重觞。

739 《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 宋·梅尧臣

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
船背插旗风自展,沙头迎浪雪相排。
白鱼已荐糟增味,红稻新炊粟厌怀。
定似谢公吟远岫,钱塘应合有高斋。

740 《依韵和永叔秋日东城郊行》 宋·梅尧臣

郊原物老莽然中,寓兴驱车向国东。
夹道名园迷屈曲,压枝秋实乱青红。
寒畦覆绿将收菜,野蝶双飞尚绕丛。
田父欣来问行幸,依稀还似斗鸡翁。

* 关于国车的诗词 描写国车的诗词 带有国车的诗词 包含国车的古诗词(11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