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僧的诗词(265首)

21 《赠僧》 宋·苏轼

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
玉骨犹含富贵余,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见古长干,众中矫矫如翔鸾。
今年过我江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

22 《哭欧公孤山僧惠思示小诗次韵》 宋·苏轼

故人已为土,衰鬓亦惊秋。
犹喜孤山下,相逢说旧游。

23 《赠长宁僧首》 宋·王安石

秀骨厖冒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
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外安身比太山。
欲倩野云朝送客,更邀江月夜临关。
嗟予踪迹飘尘土,一对孤峰几厚颜。

24 《题僧庵》 宋·陆游

细路穿云坞,危桥渡野塘。
人稀土花碧,屋老瓦松长。
忧患双蓬鬓,装资一布囊。
烧薪藉余暖,今夜有新霜。

25 《僧庐》 宋·陆游

僧庐土木涂金碧,四出徵求如羽檄。
富商豪吏多厚积,宜其弃金如瓦砾。
贫民妻子半菽食,一饥转作沟中瘠,赋歛鞭笞县庭赤,持以与僧亦不惜。
古者养民如养儿,劝相农事忧其饥。

26 《客自潭府来称明因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 宋·黄庭坚

客从潭府渡河梁,籍甚传夸静照堂。
正苦穷年对尘土,坐令合眼梦湖湘。
市门晓日鱼虾白,邻舍秋风橘柚黄。
去马来舟争岁月,老僧元不下胡床。

27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 宋·梅尧臣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
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
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
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

28 《行僧》 宋·梅尧臣

风衣何揭揭,有若瓠叶翻。
尘土不远去,白云藏白门。

29 《僧惠澄从余学诗》 宋·毛滂

花开花落古东溪,賸馥残膏今在谁。
后世那能接光焰,上人聊复问藩篱。
散花高座真无事,乞食空肠仅不饥。
急唤清风下佳树,尽吹尘土出诗脾。

30 《和子瞻宿临安净土寺》 宋·苏辙

四方清净居,多被僧所占。
既无世俗营,百事得丰赡。
家居每纷薄,奉养出寒欠。
昔年旅东都,局促吁已厌。

31 《秀州僧本莹净照堂》 宋·苏辙

有僧访我携诗卷,自说初成净照堂。
求得篇章书壁素,不论尘土渍衣黄。
故山别后成新岁,归梦春来绕旧房。
看取盈编定何益,客来无语但循墙。

32 《和子瞻自净土步至功臣寺》 宋·苏辙

山平村坞连,野寺钟相答。
晚阴生林莽,落日犹在塔。
行招两社僧,共步青山月。
送客渡石桥,迎客出林樾。

33 《送僧归苏州》 宋·杨亿

说法雄音敌海潮,一栖京寺叶频凋。
水田三事衣将弊,香积多年饭顿销。
忽忆虎邱飞梦到,更闻莲社寄书招。
好传祖印归南土,莫遣宗风渐寂寥。

34 《四面山午饭澡雪尘土往太湖二首》 宋·王之道

白沙浥夜雨,苍松弄朝日。
清风满行路,駸駸能上能下蹄疾。
溪声静如漱,岚翠浓欲滴。
我岂山中僧,前身饱游历。

35 《赠僧辨端》 宋·王之道

南僧如竹{上竹下韦},在处即成林。
虽去常人发,不异常人心。
邈哉端上人,所得趣向深。
云泉香火里,日夕长苦吟。

36 《送僧惠思归钱塘》 宋·王珪

城邑喧喧非所依,忽生秋思满岩扉。
晨趺未雨千花落,晚渡临风一锡飞。
定有鱼龙窥供钵,应无尘土上禅衣。
宝文圣偈谁为争,只恐林泉亦暂归。

37 《众举毗卢作僧正以诗勉之》 宋·韩维

庵前谁为子磨{博十换土},春莺巧啭忽当筵。
共嗤白传辛勤甚,万唤千呼始上船。

38 《呈雪窦僧野翁》 宋·陈著

雨屋又留连,回头七载前。
同游半黄土,百感两霜颠。
睡醒茶为祟,吟清山结缘。
他年北窗下,谁复对床眠。

39 《似告成寺主僧蟾秋海》 宋·陈著

出宫墙外步冬暄,转憩黄花翠竹边。
一笑偈言非本色,相留清供亦前缘。
土酥饤洁昏眵醒,汤乳包香老齿便。
只恐醉陶终爱酒,难陪惠远共修莲。

40 《赠新罗僧》 宋·陈允平

便帆才过日东来,浅色伽梨短样裁。
野鹤怨时心共远,海鲸降处定初回。
长年守律因师戒,中土传经为国灾。
几日应酬官事了,南湖听法雨华台。

* 关于土僧的诗词 描写土僧的诗词 带有土僧的诗词 包含土僧的古诗词(2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