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处的诗词(962首)

581 《送驾北征》 明·刘溥

正统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亲行讨北虏。
其晨日旁气,中黑外如火。
北风转旗脚,猎猎不停舞。
此行为宗社,仓卒出未预。

582 《己酉元日》 明·吕皞

三于郡国阅春正,二载龙飞戴圣明。
北极红云香篆暖,东风金水柳丝晴。
江湖卧处惊垂老,礼乐兴期问两生。
为负涓埃未归去,敝庐元有薄田耕。

583 《赋得讲经台送石田禅师之虎丘》 明·梦观法师

讲经台,台何高。
关中圣者说法处,琪园白日天花飘。
千年化迹精灵聚,碧草不侵台下土。
听法游仙去复回,诗魂夜夜啼秋雨。

584 《春日楼居》 明·明沈定王

自甘养拙转愁轻,高卧春风潞子城。
几处断云还独鸟,谁家深树响流莺。
校书积岁非成癖,乐圣当时已近清。
万事古来惟结舌,传经应许汉更生。

585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明·盛时泰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586 《玄潭古剑歌》 明·苏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过,闻有古剑留岩阿。
欲观踌躇复不敢,只恐开匣踊跃翻沧波。
此时解后都城里,玉质珠辉那得比。
玄灵外护朱草茎,赤日天中涌湖水。

587 《园中十首》 明·唐时升

郁郁千尺松,所忧斧与斨。
离离三寸草,所患牛与羊。
圣贤逢浊世,处身复何当。
高明畏摧折,忠信虞毁伤。

588 《纪变》 明·王宠

皇帝纪元年,嘉靖秋七月。
肓风白昼号,酣斗亘明发。
势从西北来,突过东南蹶。
一鼓江河翻,再簸海岳拔。

589 《扈从谒陵》 明·王廷相

万山回合羽林军,山外旌旗望不分。
欲识圣人行在所,五云随处结龙文。

590 《露筋娘子诗(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盖,僻在湖草边。
萧条城下路,昔有两婵娟。
秋姿艳明月,相携良可怜。
小姑泣向嫂,薄暮惨墟烟。

591 《江上吟(泊江洲守风,再宿乃发)》 明·文翔凤

江心系缆芦花渚,豚拜石尤燕作雨。
网玳钩贝客此湾,采菱拾芡郎何处。
隔江渔火点流萤,参差邻舟烟共语。
银涛拍枕梦骑鳌,胯下蓬莱欲轩举。

592 《寄宋子环》 明·吴溥

圣恩宽逐客,不遣过轮台。
谈笑潼关去,云霞仙掌开。
故乡深念汝,远道竟能来。
明日相思处,高秋鸿雁回。

593 《冬至南郊扈从纪述和陈玉垒太史韵六首》 明·于慎行

玉阑东畔画帘前,到处常随豹尾旋。
圣代仪文今日盛,儒臣雨露向来偏。
琅函赐锦驰中骑,宝鼎分餐出御筵。
斋室受釐应有问,朝回犹恐夜深宣。
¤

594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595 《读基命录》 明·朱椿

武皇称汲黯,近古社稷臣。
卓乎天地间,百世有余芬。
宋公廊庙姿,志虑殊精纯。
由来慕前烈,愿学在斯人。

596 《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乾源。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战争忧国忧民讽刺

597 《咏方广诗》 唐·李白

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
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

598 《偶然作六首》 唐·王维

楚国有狂夫。
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
行歌南陌上。

599 《送高适(一作道非)弟耽归临淮作》 唐·王维

(册4卷125页1243c)
〔坐上作〕
少年客淮泗。
落魂居下邳。

600 《放言五首 并序》 唐·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时,有《放言》长句诗五首,韵高
而体律,意古而词新。
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

哲理

* 关于圣处的诗词 描写圣处的诗词 带有圣处的诗词 包含圣处的古诗词(9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