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坐禅处的诗词(176首)

21 《禅师塔次韵》 宋·刘曈

皓月孤悬处,知师几驻筇。
铁鞋虽踏破,只履觅无从。
传法灯灯火,闻经处处龙。
可怜狂醉客,夜坐谩搥钟。

22 《代书寄翠岩新禅师》 宋·黄庭坚

山谷青石牛,自负万钧重。
八风吹得行,处处是日用。
又将十六口,去作宜州梦。
苦忆新老人,是我法梁栋。

23 《虚禅人发心丐田》 宋·释正觉

虚廓襟怀作丐游,机缘处处定相投。
开田大义聊舒手,得意忘言暗点头。
白牯耕回山月晓,金刀煎断野云秋。
长连趺坐通身饭,一饱分明百不忧。

24 《竹楼宿》 唐·白居易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醆灯。
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25 《神照禅师同宿》 唐·白居易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
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
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
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26 《池上幽境》 唐·白居易

袅袅过水桥,微微入林路。
幽境深谁知,老身闲独步。
行行何所爱,遇物自成趣。
平滑青盘石,低密绿阴树。
石上一素琴,树下双草屦。
此是荣先生,坐禅三乐处。

27 《达哉乐天行(一作健哉乐天行)》 唐·白居易

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
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28 《宿兰若》 唐·施肩吾

听钟投宿入孤烟,岩下病僧犹坐禅。
独夜客心何处是,秋云影里一灯然。

29 《南亭夜坐,贻开元禅定二道者》 唐·许浑

暮暮焚香何处宿,西岩一室映疏藤。
光阴难驻迹如客,寒暑不惊心似僧。
高树有风闻夜磬,远山无月见秋灯。
身闲境静日为乐,若问其馀非我能。

30 《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 唐·温庭筠

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
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
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秋游抒情

31 《赠老僧二首》 唐·陆龟蒙

枯貌自同霜里木,馀生唯指佛前灯。
少时写得坐禅影,今见问人何处僧。
自有家山供衲线,不离溪曲取庵茅。
旧曾闻说林中鸟,定后长来顶上巢。

32 《题菖蒲废观》 唐·许三畏

本是安期烧药处,今来改作坐禅宫。
数僧梵响满楼月,深谷猿声半夜风。
金简事移松阁迥,彩云影散阆山空。
我来不见修真客,却得真如问远公。

33 《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 唐·皎然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
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
野风吹白芷,山月摇清轸。
诗祖吴叔庠,致君名不尽。

34 《送顾处士歌》 唐·皎然

吴门顾子予早闻,风貌真古谁似君。
人中黄宪与颜子,物表孤高将片云。
性背时人高且逸,平生好古无俦匹。

35 《哭僧》 唐·清尚

道力自超然,身亡同坐禅。
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溪白葬时雪,风香焚处烟。
世人频下泪,不见我师玄。

咏物言志赞美写风

36 《南歌子(独坐蔗庵)》 宋·辛弃疾

玄人参同契,禅依不二门。
静看斜日隙中尘。
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
百般啼鸟苦撩人。
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37 《水龙吟 余始年二十馀,岁在丁未,与故人东》 金朝·蔡松年

余言,怀卫间风气清淑,物产奇丽,相约他年为终焉之计。
尔后事与愿违,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诗曰,梦想淇园上,春林布谷声。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园作醉乡,盖志此也。

38 《石禅床》 宋·胡梅所

空山危石平如掌,云岭苔封自昔时。
不识山僧曾坐处,几回弹舌雨龙归。

39 《龟山禅寺》 宋·姚望之

万山深处远轮蹄,古寺雍熙诏赐题。
坐望竺乾诸佛近,徙凭菌阁十方低。
灵岩频见玄猿度,琪树应招白鹤楼。
不觉胜游天已晚,一痕新月印前溪。

40 《楞严废寺》 明·紫柏大师

万花丛里画楼新,玉女凭栏天上春。
明月一轮帘外冷,夜深曾照坐禅人。
嘉兴楞严寺为长水疏经处,后为吴尚书园亭。
师矢心恢复,为诗吊之。
后二十余年,寺遂复故。

* 关于坐禅处的诗词 描写坐禅处的诗词 带有坐禅处的诗词 包含坐禅处的古诗词(176首)